草庵居士政經系列﹕台幣貶值——勢在必行

草庵居士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2日訊】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談的是中國大陸人民幣的貶值問題,結果引來一場不大不小的爭論,其實,不光是中國大陸的人民幣面臨著貶值的問題,號稱亞洲4小龍之首的台灣也面臨著台幣的貶值問題,更嚴重的問題是,台幣面臨著長期的,持久性的貶值壓力。而這個嚴重的壓力,將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持續地籠罩在惶恐不安的台灣百姓及經濟界頭上。

在上世紀90年代,台灣政府興致沖沖的宣布:台灣已進入世界發達國家之列。民進党在政党和總統競選當中自以為是的認為台灣已經是世界經濟發達國家,對選民們提出的施政方案也大多是嘩眾取寵討好選民的沒有實踐基礎的社會福利政策。事實上,民進党政府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沒有相應的政策和方針,選舉時提出的政策更多的是競選策略的政策而不是長久的執政方針。自從民進党執政兩年以來,由于民進党缺乏國民党擁有的社會及党產資源,執行的經濟政策搖擺不定,對大陸的經濟与政治的決策更是無頭蒼蠅,對國際上的政治經濟形勢不能夠正确評判,采取的決策號稱”中間政策”,但實際上是新型的”假、大、空”。民進党政府在台灣經濟及世界經濟轉型期間的施政表現,實際上已經給台灣整體經濟及未來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不可逆轉的后果。在未來的兩年內,台灣百姓不僅要承擔股市整體財富大幅縮水一半,還要繼續承擔台幣大幅度貶值所帶來的經濟上的更大損失。如果台灣執政當局不能夠認真地檢討自己,宏觀地看待世界整體經濟發展趨勢,或者不能在未來采取有效的經濟手段和政治策略,台灣就會在短期內陷入經濟的萎縮時期,從而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更佳被動。

在去年,美國發生911事件,在數日后我寫了一篇文章預測了日本將會借此時机采取貨幣貶值的手段來挽救日本十年不振的經濟。果然不出我所料,就在美國911事件之后,日本政府口是心非地放任日元大幅度貶值。對于日元的貶值各國爭論不一,看法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日元貶值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已經給日本經濟复蘇添加了強心劑,根据最新有關資料顯示,日本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長率已經高達8%,創下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又一個奇跡。也許有人會說:8%的經濟增長率不算很高,但是,我們要知道日本是一個經濟量很大的發達國家,8%的經濟增長率已經絕對是非同尋常,這樣高的經濟增長足以引起世界各國經濟學家及政府經濟決策官員的高度重視,或者說,經濟學家應該重新深入研究一下貨幣貶值對整體經濟的促進作用到底有多大。或許有人會說,你說的日本和台灣又有什么關系呢,日本經濟停滯已經有十年之久,台灣經濟在最近十年一直是蓬勃向上,台灣与日本經濟怎么可能會相同?

講台灣的經濟,就要從台灣的產業結构談起。近年來台灣的整體經濟開始向高級產業也發展,主要是代工方式的IT生產,但支持台灣整體經濟的還只是外銷型的輕工業產品。在近20年,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迅速,產品加工業的蓬勃發展,技術提升非常的快,几乎到了日新月异的時候,隨著中國大陸更加開放,低廉的生產成本和勞工成本更讓中國大陸的輕工業產品行銷世界,將台灣制造轉換為中國制造,放眼各國企業必爭的美國市場,中國制造早已取代台灣制造稱為各個大型連鎖商業的新寵。特別是中、低檔產品,几乎全部由台灣制造改成中國制造,台灣生產的高檔產品也同樣遭到中國大陸新興企業的日益蚕食。可怕的是,由于台灣企業的短視,長期以來不重視品牌戰略,到目前為止,台灣企業盡管資本充裕,但卻沒有自己的獨特的產品品牌。相反,中國大陸企業卻正在逐步建立自己的商業品牌,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國大陸產品將逐步將台灣產品驅逐出世界商品制造市場。在產品結构中,台灣產品原來是處于日本及中國之間,中國的企業技術上的發展及對中檔產品的競爭本身對台灣企業就形成了巨大的威脅。而目前,日元的貶值又對台灣正努力提升技術品質,与日本競爭的高檔產品市場形成了一個新的威脅。日元貶值對日本產品的出口銷售有著巨大的推動力,同樣也將台灣高檔產品擠到一個狹小的空間,使台灣不振的企業受到了雙重的夾擊。

對台灣而言,大陸市場日益重要。台灣近年來經濟增長趨緩,2002年第一季度台灣對外出口銷售增長只有百分之零點三,這主要是對大陸出口所造成的,台灣對香港的出口的也增加7%,增長的部分主要是轉口向中國大陸,事實上也是等于是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香港和中國大陸整體的出口市場,已經占据了台灣對外出口總額的40%以上。相對于台灣對美國的出口份額卻是日趨減少,今年第一季度已經下降了百分之六點四,而台灣對日本進出口多年來一直是逆差,台灣出口貿易順差的國家只有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台灣盈利的主要地區,台灣對大陸進出口貿易更是台灣的生命線,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中國大陸的養活了台灣。在未來的可以預期的時間里,我們可以看到失去了中國大陸市場的台灣,經濟就會一蹶不振,逐步邊緣化。

由于台灣的經濟體系和結构上的問題,台灣對國際貿易及全球經濟的依賴度超過了80%。全球經濟衰退對台灣的打擊很大。最近兩年,台灣經濟增長率連續下降了兩個百分點,失業率反而增長到了台灣數十年來最高的百分之五點三。由于海峽對岸中國大陸的競爭及台灣政党內斗所造成的行政效率低下,使得台灣在吸引外國資金投資和高附加值產業方面的速度迅速下降,銀行系統也是問題重重。日本銀行企業面臨著高達百分之十二的坏帳比率,中國大陸銀行面臨著高達27%的坏帳比率,台灣民營銀行系統的情況同樣不可樂觀,盡管台灣有關方面公開承認的坏帳比率只有百分之十六,但實際上,各個方面證据顯示,台灣銀行系統坏帳比率可能高達18%-22%,銀行倒閉的情況隨時會發生,,情況非常危急。龐大的銀行坏帳勢必要對台灣企業和社會形成巨大的沖擊,引發嚴重的金融危机,中小企業倒閉也會突發性的產生,民心一旦失去穩定,台灣整個社會就會万复不劫,多年的民主進程和實踐就會毀之于一旦。從某种意義上講,与大陸的”三通”,放手企業進軍中國大陸卻是台灣轉移危机,死里逃生的一個机會。

在政治上,民進党政府固守台獨的政治教條,目光短淺,阻止台商前進中國大陸固然可以在短期內維持台灣經濟,但是,由于台灣資本的情況及技術上的問題,如果台商不能夠在歐美企業搶占大陸市場之前進駐中國大陸,台灣企業就等于自絕于世界。失去了中國大陸,也就等于台灣自己失去了自己,台灣一旦失去了自己經濟上的獨立,民進党夢想的台灣獨立就會成為舊日回憶。

商人的本性是謀利,那里有利益就要到哪理去。早期台商進入大陸是為了挽救自己的中小商人,當大陸開放之后,整體經濟環境好轉,國際競爭力增強,對台灣形成巨大壓力的時候。台灣的中,大企業就不得不面對海峽對岸的這個強大對手,進入大陸尋求發展避免失敗就成了企業家心中的主要課題。長期支持台獨政策的長榮公司張榮發的轉變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台商進入大陸無非兩個目的,一是賺錢,二是發展。既然台灣与沒有辦法給台商提供這個環境,就要允許台商進入大陸,台灣當局只有看到當前的國際環境,努力改善台灣的生存條件,讓台商對台灣有留戀,才能讓台灣商人在進入大陸之后將資本轉回台灣。但因為中國大陸在國際上對台灣的政治封殺,台商所需要的政治上的支持和政府保護基本上是個零,隨著中國大陸在國際政治上的崛起及對國人的保護意識加強,台商轉而尋求中國大陸政府保護已是一個必然趨勢。一旦這個趨勢形成,台灣獨立就會成為一個政治笑話,一個口號。到了那個時刻,台灣社會和產業上的全面空洞化就已經形成。台灣獨立必然會無疾而終。台商經濟上的出走對台灣整體經濟上的影響是難以估量,台商在中國大陸的成功轉型必然會帶來丰厚的回報,這個回報的結果,一方面是對中國大陸經濟增長的貢獻,另一個方面是根留大陸的影響。台商在未來20年內將逐步轉變成為大陸企業和擁有中國護照的大陸人民。所以,台灣當局阻止企業進入大陸是一個非常短視的政策失誤,正确的方式是從社會的、環境上、思想上、制度上讓台商留戀台灣、認同台灣,將海外賺取的利潤轉回台灣,只有如此,台灣政治与經濟才不會徹底淪陷。

民進党政府執政兩年來,基本上是口號連天,但沒有一件具體政策是可以執行的。民進党執政當局仍就以為目前的執政就是競選,以為口號就可以成為行動,以為聲音大就可以贏得民眾的支持。實際上陳水扁以及民進党執政當局并非看到台灣未來悲慘的境地,中華民族的”面子第一”的劣根性再次在民進党執政當局身上體現,民進党在沒有執政經驗及經濟管理經驗的同時,反而不顧台灣未來只顧眼前利益,對台灣企業的發展不管不顧,政治上跳不出台獨党綱,結果就形成了近年來怨聲載道的現象。從宏觀上看,中國大陸的崛起本身就對相同產業結构的亞洲其他國家地區和地區形成了巨大的經濟已威脅,台灣企業本身具有同文同种的优勢,鼓勵台灣企業進軍大陸本來是政治与經濟都可以獲利的最佳方案,但短視的政府卻讓台灣企業不斷喪失良机。企業經營的惡化造成了金融行業的萎縮,企業倒閉及惡性裁員造成銀行大量坏帳增加,台灣銀行系統的坏賬比例遠遠超過國際標准,直追中國大陸。台灣民進党政府公布及實施的經濟政策和福利政策不斷跳票,企業主怨聲載道,勞工階層苦不堪言、危机四伏,百姓財富的大量縮水,又反過來形成台灣社會廣泛的心理危机和經濟恐慌,更形成了經濟与政治上的惡性循環。經濟布局上的失誤和政策指導上的失誤所造成的損失遠高于政党輪換所造成的新的局面,更有可能是在未來台灣因為經濟恐慌而陷入政治上的、民主上的倒退。

根据資料顯示,台灣對中國大陸的進出口貿易順差多年來超過百億美元,台灣政府為了保持這個順差及台灣企業根留台灣的短期繁榮而拒絕三通,這樣的結果勢必造成台灣企業發展短視和萎縮。一旦台灣与中國大陸實行三通,大陸企業產品必然會以廉价的优勢席卷台灣市場,台灣的中小型企業很難抵擋中國大陸的廉价產品競爭。与其維持現在的虛假短期繁榮,不如早日扶持台灣企業進入大陸爭取發展。從目前的狀況看,中國大陸加入WTO,台灣企業進入中國大陸已經喪失先机,三通勢在必行,三通不僅能挽救台灣股市,更可能會在短期內使台股指數攀升万點.再者,中國大陸廉价商品從其台灣市場也是早晚要發生的事情。在中國大陸廉价商品進入台灣之后,台灣大量中小企業階段性倒閉就會發生,失業率必然要大幅度增長,台灣金融業坏帳比率還會持續增加.在這個關鍵時刻,台灣當局如果不能順應時勢,對台灣企業改造轉型加以輔導,台灣企業就會隨時跑路,將資本投資到中國大陸.否則,投資到大陸的台商就會堅定地留在中國大陸。台灣不但要失去賴以生存的中小加工出口企業,而且也失去了利用資本的优勢和技術优勢、管理經驗壟斷大陸新興企業的机會。這時候的台灣經濟就會陷入長期的停滯之中,台幣大幅度貶值勢不可擋。

從台灣經濟發展史上看,台灣模式的無非是的模仿日本和美國,日本長達十年的經濟衰退至今還沒有找到一個正确的解決方法,台灣并沒有日本的經濟實力和社會環境,的面對著中國的大陸日益嚴重的壓力更難找尋到一個良策。的美國的經濟轉型成功,本應該給台灣一個良好的示范,台灣應該模仿的美國成為中國大陸企業的上游主導,但可惜的是台灣執政當局并沒有這樣一個遠見,在過去的十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缺乏經濟基礎的政治爭斗上,也喪失了依靠經濟主導大陸企業發展台灣企業的最佳良机。台灣企業對美出口市場的衰退,充分顯示了台灣地位來的經濟危机。台灣的社會机制与中國大陸截然不同,中國大陸的銀行坏賬可以依靠中共獨裁專制統治及中央控制的龐大社會財富來的彌補,台灣則沒有這樣的机會和可能。台灣銀行的倒閉必然要動用中央政府的財政支持來挽救,我請各位看看今日的台灣政府,有多少錢能夠拿出來挽救台灣的銀行,又有多少人會支持。

在未來的5年中,台灣地面臨著大陸和日本的兩面夾擊,同時又要面對龐大的金融坏帳的威脅。台灣當局可以采取的解決辦法只有3條:1增加稅收;2調整利率;3貨幣貶值。目前看,台灣政党輪換內斗頻繁,為了選舉爭取選民支持的考慮,各個政党都不愿提出增加稅收的方案,調整利率相對于台灣政治上的不穩定,風險很多,更有可能触發資本外流,加重台灣經濟衰退。為了促進台灣經濟地位來發展、搶奪海外市場,台灣當局最有可能的政策就是放任台幣貶值。從政治角度上看,這也是台灣哪一個政党都要選擇的最佳方案。

從世界宏觀角度上看,台灣貨幣貶值沖擊最大的將是日本、韓國、新加坡,最有利的是美國。任何一個亞洲國家都不愿意看到周邊其他國家貨幣貶值,台幣的貶值勢必要引發亞洲其他國家新1輪的貨幣貶值,更有可能造成亞洲新興國家的全面經濟衰退。對中國大陸的影響也相當的負面,但這是台灣唯一的自救出路。各位可以試想:不進行貨幣貶值,台灣銀行高達20%的金融坏帳如何處理?貨幣不貶值,台灣是否能夠依靠技術提升和品質提升奪回被中國大陸企業蚕食的歐美市場?台灣企業是否可以消化中國大陸低成本制造業的沖擊?台灣企業是否能夠保持的中國大陸更高的技術提升能力和品質提升能力?台灣的技術水准還能保持多久优勢?台灣是否在短期內挑戰日本,產業全面生級?如果各位對上面問題的回答都是:“不”。那么,你們能夠為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找到解決的良方嗎?日本政府面對十年經濟地痿縮,在最后都不得不采取貨幣貶值政策來刺激經濟复蘇,台灣還有比日本更好的經濟專家嗎?還有更好的社會制度嗎?還有更好的經濟體系嗎?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台幣貶值是在必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草庵居士談中共鎮壓法輪功問題
草庵居士政經系列﹕中國不亡,天理難容
草庵居士政經系列﹕中國何處去?
草庵居士政經系列﹕中國需要什么樣的領導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