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號首批照片 可見地表

標籤:

【大紀元1月26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吳直耕╱綜合二十五日外電報導〕人類探測火星的歷險二十四日晚間再度被推向高峰。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機會號」火星探測車成功登陸火星的訊號,在美西時間二十四日晚間九點五分(台北時間二十五日下午一點五分)傳回地球,顯示歷經七個月、四億五千五百萬公里星際旅行的「機會號」安全著陸在火星的「子午高原」。

  幾分鐘前,噴射推進實驗室任務控制中心內的工程師們才又經歷一次生命中最長的六分鐘。探測車登陸火星前的六分鐘最危險,「精神號」本月三日登陸火星時,NASA的科學家即已經歷過一次。他們按照傳統邊吃著「幸運土豆」,邊專注地注視著遙測資料,以瞭解「機會號」目前正在採取的動作。受邀到現場觀禮的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夫婦和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則在長廊守候,等待佳音。

  九點整,訊號顯示降落傘成功展開,控制室內首度響起陣陣歡呼。九點五分,火星探測任務登陸系統總工程師李煒鈞表示:「我們現在應該正在火星表面彈跳。」「機會號」彈跳時,訊號稍稍暫停。稍後,訊號再度恢復,任務控制中心的所有人陷入狂喜,工程師們相互擁抱,火星探測任務登陸主任曼寧大叫:「大伙兒!我們登陸火星啦!」阿諾與高爾則在「機會號」登陸後幾分鐘進入任務控制室與興高采烈的工程師們握手致意。

  「機會號」降落地點「子午高原」是一個色澤灰色的赤鐵礦區,科學家計畫利用探測車上的儀器確定赤鐵礦層是來自過去海洋沈積、高溫水演化而成的火山沈澱,抑或其它的古代環境情況。

  「機會號」登陸後四小時開始傳回第一批照片。這一系列黑白照片拍攝到「機會號」的部分車體,還有探測車附近有部分石塊露出的地表。工程師表示:「這告訴我們機會號運作正常。」

  自從一九六○年代以來,人類探測火星的嘗試不斷,美俄兩大強權多次嘗試登陸火星,但包括「精神號」與「機會號」在內,火星登陸任務僅成功過五次。其他三次為一九七六年的維京一、二號探測船和一九九七年的火星拓荒者號探測船。

  火星探測車「精神號」和「機會號」設計一模一樣,只是降落時間、地點和任務不同。「精神號」降落在古塞夫湧泉坑,「機會號」降落在子午高原。由於降落地點不同,兩者的飛行時間與航行路徑亦不同。「精神號」於本月三日登陸火星,「機會號」則緊接著於二十四日晚間登陸。

〔中央社洛杉磯二十四日電〕「精神號」孿生兄弟探測車「機會號」的著陸地點「子午高原」(Meridiani Planum),相距遙遠,但是都位於火星的赤道附近,兩者經度相差一百八十度。

  據「機會號」飛行指令部副理、華裔女科學家談繼華表示,「機會號」從進入火星大氣層、打開降落傘、接觸火星地表的彈跳、靜止,到傳回成功著陸的第一次訊號,可以說是一氣呵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NASA拍到螺旋星系的明亮條狀結構
神祕行星在太空出雙入對 顛覆人類認識
蘑菇不僅是超級食品 研究發現還有一大好處
馬斯克加入AI戰局 預言人類將失去工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