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美施壓歐盟要求維持對中國武器禁運

標籤:

【大紀元1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文集華盛頓三十一日專電)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布什政府已對歐盟及其會員國發出一連串的正式抗議,希望說服歐盟不要解除對中國實施十四年之久的武器禁運措施,以免對抗拒民主改革及侵犯人權的中國政府送出錯誤的訊號。

一九八九年爆發中國軍隊以武力鎮壓民主運動的六四事件,此後歐盟一直對中國採取武器禁運。在中國不斷加強對歐盟遊說下,法國及德國和中國站在同一陣線,已促成歐盟首次就這項禁運措施進行檢討。郵報這項發自北京的報導根據外交界的消息來源指出,自一九八九年以來也實施類似武器禁運的美國,已向歐盟表明,結束武器禁運將對持續抗拒民主改革及侵犯其人民人權的中國政府送出錯誤的訊號。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本週稍早曾表示,美國和歐盟對中國的武器禁運措施相為互補,且當年實施禁運的理由,特別是嚴重的侵犯人權,到今天仍存在。華盛頓郵報引述歐洲外交界人士的話指出,美國官員也向歐盟表示,歐盟轉移軍事科技給中國,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外交界消息來源指出,中國將解除武器禁運設定為與歐盟關系的最優先事項,是因為目前有十五個成員國的歐盟今年五月將增加十個新會員國,其中有幾個被認為是美國關係密切的盟邦,中國擔心到時要說服歐盟解除武器禁運會更加困難。去年上台的中國新領導階層似乎也急於取得前一領導階層做不到的外交績效,藉以爭取得軍方支持,並向全世界表明中國已掙脫天安門屠殺案的陰影。

郵報引述一位曾與美方官員討論此事的歐盟外交官指出,「兩邊都給我們很大的壓力,美國用的是一貫很不客氣的作風,中國方面說禁運已經過時,也很有說服力。」外交界人士指出,雖然中國仍未能做到國際人權標準,但很多歐洲國家政府相信,中國已經有夠多的進步,有別於其他歐盟採取武器禁運的國家,例如利比亞、北韓、緬甸等。

華盛頓郵報報導,預料歐盟不會在四月之前作出決定,而外交界人士指出,歐盟官員擔心,在四月前無論做任何決定,與台灣總統大選有關聯的緊張情勢都可能會因而更加嚴重。歐盟週一指派高階委員會檢討對中國武器禁運問題,郵報報導,美國是台灣主要的武器來源,且承諾會在台灣遭到中國武力攻擊時協助台灣自我防衛。歐盟這項作法讓美國部份人士感到緊張,因為他們認為解除禁運將使台灣海峽軍力失衡,

相關新聞
安理會延長利比里亞禁武令(03年12月3日)
報導指敘利亞是伊拉克取得武器主要管道
戰前伊拉克 輸入敘利亞軍火
參與美飛彈防禦計劃 日可能取消武器出口禁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