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爾預測中國汽車市場將生產過剩

標籤:

【大紀元1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報導)   迅速擴展的中國汽車市場在過去的兩年裡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耀眼的光點。但是,著名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的研究顯示,這個市場在今後幾年將出現生產過剩。 *市場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標準普爾公司星期三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的汽車市場可能會跟隨全球經濟走勢在今後幾年出現生產過剩的問題。現在已經有跡象顯示,中國這個發展迅速的市場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報告說,在2003年上半年,汽車平均價格下滑了百分之七。十月份的汽車庫存量也隨著競爭的加劇而大幅度增長了百分之三十七,對汽車公司的營業利潤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是進入中國市場最早、佔有市場份額最大的外國汽車公司。標準普爾公司的報告說,大眾汽車公司在中國的利潤已經開始下降。在第三季度,大眾在中國的合資企業所貢獻的利潤從一億六千三百萬歐元減少到一億零伍百萬歐元。而就在去年七月,大眾公司宣布要在今後五年在中國投資六十億歐元,把在中國的汽車生產能力提高一倍,達到每年生產一百六十萬輛。

但是,道瓊斯新聞社引述大眾公司發言人的話說,大眾對中國的投資計划進行了認真的評估,認為經營風險是有限的。

*價格下降是最大挑戰*

中國的汽車市場是世界上擴展最快的市場。在全世界汽車市場已經成熟的時候,中國市場在最近幾年一直保持百分之六十的年增長率。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了全球幾乎所有的大汽車公司到中國投資。專業人士估計,到2010年,中國的汽車生產能力將會達到每年八百萬輛。

標準普爾公司認為,汽車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價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汽車關稅正在逐步下降,在六年內,中國的汽車價格將接近世界平均汽車價格。此外,眾多外國名牌汽車公司湧入中國大大加劇了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汽車價格下降的空間要遠遠大於上漲的空間。

*汽車金融服務業前景良好*

不過,雖然汽車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利潤減少,但標準普爾公司認為,汽車市場的金融服務行業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目前,中國購買汽車的人中使用貸款的人數只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大大低於國際上百分之七十的水平。

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日本的豐田汽車公司和德國的大眾汽車公司已經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獲得中國當局的許可在中國展開汽車金融服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2003年台灣汽車銷量並無受沙士影響
美國三大汽車廠推出時髦內裝和高質感新車
通用汽車促銷計劃:贈送1000輛新車
豐田Prius 轎車獲北美年度風雲車頭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