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發展國際性品牌 歐洲應為理想市場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0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1日電)品牌經營已成為微利時代廠商生存關鍵,但廠商國際化品牌應在何處落腳、茁壯?百略醫學科技董事長林金源及合勤科技品牌總監汪志謙都認為市場差異化明顯、透明度不高的歐洲市場,可提供台商適當發展國際品牌機會。

林金源及汪志謙今天上午在參加「2004 CEO國際品牌策略高峰論壇」時,就BenQ、Microlife及ZyXEL等台灣品牌在歐洲發展的成功經驗發表看法。

林金源表示,目前成熟的已開發國家市場有日本、美國及歐盟,但日本屬封閉市場,非日本本土品牌發展難度超高;美國則是均化市場,且透明度高,非有大資本與長時間難以發展國際品牌;反觀歐盟,雖然號稱為單一經濟體,但二十五個會員體各有文化特色,差異化仍大且透明度不高,適合資本額不大的台灣廠商發展品牌。

台灣廠商在歐洲市場發展品牌的利基何在?汪志謙表示,過去二、三十年,台灣最好的人才都投入研發領域,造就了今日優良的台灣產品,而這正是台灣的利基所在,廠商要到歐洲發展品牌,「先要選擇優秀的產品,再選擇適當的國家」。

汪志謙說,ZyXEL 當初就是以不斷訊的數據機,成功在消費者中建立口碑,進而發展出目前的品牌規模。除了好的產品外,林金源與汪志謙不約而同的指出,尋找歐洲當地合適通路商則是另一成功要素。

他們表示,由於歐盟二十五國文化差異仍大,找到合作愉快的當地通路商無形中變得相當重要,汪志謙建議,若台商真要到歐洲發展品牌,「一定要在當地設置區域營運總部」。

相關新聞
首談上海“開房事件”林熙蕾胡兵地下戀情曝光
十大台灣國際品牌入圍名單 科技業佔大宗
宏碁等20家廠商入圍2004年台灣十大國際品牌
10大台灣國際品牌 入圍名單揭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