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國防部:2006年難因應共軍二砲潛艦威脅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文宗台北十一日電)台灣國防部今天向立法院報告「敵情威脅及我防衛戰略」指出,二00六年兩岸軍力消長,國軍在航天、二砲及潛艦將居劣勢。國軍研判,共軍可運用兩百餘枚的陸基型飛彈精準攻擊台灣本島重要目標,依國軍現有飛彈防禦能力,屆時將難以因應。

國防部參謀本部副參謀總長曾金陵今天在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報告「敵情威脅及我防衛戰略」。曾金陵說,國軍研判二00六年共軍二砲部隊部署在江西威脅台灣北部中樞,部署在福建可擊中台灣中南部地區,部署在廣東的打擊重點為台灣南部。

他並指出,國軍分析共軍戰術、戰法,若以一波次最大導彈發射量為一百五十枚概算,屆時共軍對台八百餘枚導彈將可發動無預警五波次導彈攻擊,換算約可對台灣持續十小時的飽和攻擊。

國防部在這項報告中指出,國軍比對、預判2006年前後兩岸軍力成長,屆時台灣空軍、海軍及地面部隊數量將居於劣勢。國防部說明,雖然國軍在人力素質及武器裝備尚有優勢,但是國軍對於共軍在航天 (國防太空科技)、二砲及潛艦等軍備實力仍明顯居於劣勢。

曾金陵表示,國軍基於軍事專業立場,將建軍重點置於積極籌建潛艦、長程定翼反潛機及愛國者三型飛彈,以建立一支平時具嚇阻性、戰時具決定性的可恃戰力,有效保衛國家安全。

台灣周邊海域為國際航道,面積約兩百四十萬平方公里,粗估每天過往的的大小船艦約六百至九百餘艘。曾金陵指出,共軍船艦多已加裝具保密功能的衛星通訊與導航系統,可有效隱蔽在台灣周邊海域的活動,國軍不易監測、識別。

曾金陵表示,共軍潛艦配合水面艦及航空兵力,可發揮制海作戰優勢,分析共軍潛艦的武器性能、區域游獵或陣地伏擊等戰術戰法,再綜合考量台灣周邊海域性質,經國軍電腦兵棋模擬驗證,研判中共海軍在同一時間,僅需在台灣周邊海域建立約十六個潛艦巡邏區,即可全面封鎖台灣水下海域。曾金陵說,年初到現在,中共已成功發射各型衛星近十枚,目前在軌道運行的定位導航、科研、氣象、偵察等類型衛星計約二十枚,預料中共兩年後將再部署偵察衛星及第二代北斗導航定位衛星,解析度與定位精確度會大幅提昇,預料將可在亞太地區執行具保密功能的軍事指揮通信和白晝偵照等任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