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對美國經濟的影響(3)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10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許波報導)   華盛頓智囊機構卡托研究所和《經濟學人》雜誌舉行研討會,邀請經濟界官員、著名學者和評論人士探討全球自由貿易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針對近年來美國朝野對業務外包造成工作流失現像的憂慮,與會的專家學者指出,美國工作外流是全球自由貿易的正常結果,工作流失的負面影響經常被人為誇大,自由貿易對於美國經濟來說利遠大於弊。

*業務外包推動美國經濟繁榮*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出現的大規模業務外包究竟給美國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在美國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同的利益集團出於不同的政治目的,對業務外包的作用和影響的解釋截然不同。一般說來,工會組織、環境保護組織、反對全球一體化的團體、以及面對全球自由貿易最直接競爭的產業部門的勞工團體對業務外包持激烈反對態度。美國有線網絡製造協會執行主任約翰﹒克爾姆指出:“美國製造業的基礎正在流失,導致美國創新和尋找經濟增長途徑的能力受到破壞。我們流失的不僅僅是工作,而且還有能夠保持這個產業部門後繼有人的智慧和能力。”

但是大多數經濟學家並不這樣悲觀。出席卡托研究所和《經濟學人》聯合主辦的研討會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業務外包並不像人們描繪得那樣可怕。相反,它有助於提高美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有助於美國經濟的更新換代,也有助於保持美國經濟的持久繁榮。

*投資印度收益高*

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馬丁﹒貝利在最近發表的題為“探索業務外包的秘密”的文章中詳盡列舉了把美國企業的部份工作遷往海外的益處。他以電腦公司在印度的業務外包為例,證明這種新型的貿易形式給美國帶來的好處是無法估量的。

馬丁說:“研究結果顯示,美國在印度的外包業務非常大,2001年的總價值達七、八十億美元。在印度,勞動力成本很低,而資本是昂貴的。所以美國公司可以利用那裡低廉的成本,更加有效地利用資本。”

貝利推出的統計數據證明,美國電腦工業在印度每投資一美元會產生一點一四美元的收益,其中流向印度的只有三十三美分,用以支付當地工人的工資和承包商利潤等等,其餘全部以各種形式回流到美國。美國公司獲利最大,可以從一美元投資中獲得六十七美分利潤,比國內投資效益高出一倍以上。

*為美創造就業機會*

統計數字顯示,自從1995年以來,美國電腦硬件產業的成本降低了百分之三十,導致零售價格大幅度下降,從而刺激了需求的上升,結果總共為美國帶來兩千三百億美元的財富。與此同時,公司用賺來的巨額利潤尋找新的商機,也為美國創造了大量新的就業機會。

美國資訊技術協會主席哈裡斯﹒米勒說,如果你看每天的報紙,或者閱讀一些工會領導人寫的文章,你會感到美國的工作好像都流失到海外去了。他說:“其實,一項研究結果告訴我們,2003年,資訊工業在全球市場的業務外包使美國新增加了三萬個工作。這項調查結果還顯示,到2008年,由於美國資訊工業採用全球業務外包的模式,將有超過三十萬個工作機會在美國誕生。”

*經濟更新換代*

不僅如此,學者們還指出,根據歷史經驗,舊工業死亡,新就業機會的誕生是經濟更新換代的自然現象。正如馬車製造業被汽車組裝工業所取代一樣,新創造的就業機會通常具有更高的價值含量。根據勞工統計局的報告,過去二十年美國製造業共損失兩千多萬個工作,但是在教育和衛生健康服務、工商業各種專業服務部門、貿易和運輸以及金融機構和政府等部門卻增了四千三百多萬個工作,至少新產生兩千兩百多萬個工作。而與此同時,製造業部門的總產量仍然在增加,這說明工廠的勞動生產率也比從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刺激美出口增長*

另外,專家指出,業務外包的一個連帶效應是刺激美國出口的增長。還是以印度為例,美國公司把電腦資訊工業外包到那裡之後,也把美國經濟的影響帶到那裡。美國參議員海格爾引述一位剛剛從印度電腦資訊製造業中心班加羅爾訪問歸來的學者的話說,他對於印度人購買美國產品的印象很深。

他說:“我在那裡看到,電腦是康派克公司製造的,軟件是微軟公司的產品,空調設備是從美國凱利爾公司進口的,而飲用水的批發公司則是可口可樂。”

統計數據證實了這種觀察:1990年,美國出口到印度的商品總值只有二十五億美元;十年後,印度從美國進口總值翻了一番。2003年最後一個季度,美國對印度的出口比前一年同期增長了百分之二十六。預計今年的出口會有更大幅度的增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自由貿易對美國經濟的影響(2)
「天安門母親」丁子霖致信 斥希拉克助紂為虐
東協與美貿易額超過美中貿易額
東協考慮降低本國自製率規定增加招商吸引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