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際援外 台灣有潛能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平宇╱專訪合作上具有相當潛能可以開發,單以阿富汗與伊拉克戰後重建為例,來自台灣非政府組織(NGO )的募集,已與國際人道援助成功接軌。

「美慈組織」總部設在美國,是全球性大型國際人道救援組織,也是最常與台灣政府合作進行人道救援的組織之一。受到台灣國際處境的限制,台灣政府時常無法出面參與大型國際人道援助,阿富汗戰爭時期台灣的人道救援物資,即是透過美慈組織發送,伊拉克戰後重建,台灣也是透過該組織實質參與。

徐丹表示,台灣外交部希望在援助的同時,推展「台灣之愛」(Love from Taiwan )概念,在伊拉克南部推出的首期「台灣村」重建計畫,現已完成三分之一,未來將陸續推出第二期與第三期。

她強調,美慈組織雖然無法承諾,受援贈國能夠回應台灣的特定政治要求,但宣揚台灣之愛的做法,美慈組織認為誠屬合理,也願意配合台灣政府的需要。

對於與台灣政府與NGO組織合作,徐丹說她最想帶給台灣人的,還是國際參與的概念能夠深植在這個社會。她稱讚台灣有若干NGO組織在國際相當有成就,但可惜太過封閉自我,缺乏與國際接軌互動,相互觀摩學習的機會。

對國際援助的專業認知也是台灣必須提升的項目,以這次援助伊拉克為例,當時有熱心的台灣NGO募集大量奶粉,準備運往伊拉克,看似美事,但在國際援助專業上卻窒礙難行。

她指出,首先國際組織目前多不鼓勵奶粉捐贈,以免鼓勵災區婦女放棄哺育母乳;其次,災區飲水衛生是大問題,奶粉分配到災區,恐怕可能因為沖泡的飲水污染,反而引發疾病流行。

徐丹說,她希望透過美慈組織與台灣各界合作,開發台灣的援外資源,也能夠促進台灣的人與組織更了解國際參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