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後馬上就寢可能引發食道潰瘍

標籤:

【大紀元10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惠珍台北19日電)胃腸肝膽科醫師指出,服藥時不喝水、飲水過少,或是服藥後立即臥床休息,可能引發食道潰瘍等傷害,如果不治療可能併發穿孔、出血、營養不良、甚至死亡。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食道潰瘍在門診並非少見,多數是服用治療青春痘藥物(多為膠囊)、止痛藥、鉀離子製劑、補鐵劑或治療骨質疏鬆藥物所引起,主要原因是服藥的水量太少或服藥後即躺下休息,而導致藥物傷害食道黏膜。若早發現給予藥物治療效果顯著,一般在一週內症狀就有很大的改善。

對於藥物可能引起的食道傷害和症狀,王志堂指出,藥物引起的食道傷害包括潰瘍、穿孔、狹窄、食道炎。常出現的症狀就是覺得有食物或藥片「卡」在喉嚨或胸口,突然覺得吞嚥時胸口痛,如果不治療可能併發穿孔、出血、營養不良、甚至死亡。

王志堂並表示,致病機轉則因服藥時不喝水、飲水過少,或是服藥後立即臥床休息,而使得膠囊裡的成份明膠和著唾液,導致黏度增加附著食道壁造成傷害,加上藥物本身對食道黏膜的傷害。

針對藥物對食道傷害的預防之道,王志堂說,服藥前先喝一口水,服藥後再喝至少一百西西的水,服藥後站或坐著五至十分鐘,才可上床休息,並避免同時喝酒。

相關新聞
美軍與伊拉克反抗軍在法魯賈城邊交火
美專家:凱瑞上台可能積極促兩岸恢復對話
美聯職棒冠軍賽紅襪以再見全壘打扳回一城
中俄邊界協定引發不滿 中國禁止網民討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