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易:楊建利事件與歐盟「軍售禁令」

行易

標籤:

【大紀元10月19日訊】自由、民主、人權是人類的普世價值,早已成為歐洲根深蒂固的傳統。還在1689年,英國就頒佈了《權利宣言》,具有最高法的性質。歐洲人尊重人權的傳統,正是歐洲的光榮。因此,週一盧森堡歐盟外長會議討論“對華軍售”問題,表達出“中國在人權領域應做出實質性改進”的堅決態度。這次會議解除了對利比亞的“軍售禁令”。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十月六日,六十三名哈佛大學的學者致函胡錦濤,呼籲假釋楊建利。同日,一百多名美國國會議員也致函胡錦濤,要求假釋楊先生。可見國際社會對楊建利事件非常的關注。

其實,這兩件事情關聯性是很強的。

歐盟“軍售禁令”是對中國人權狀況的一個反應,有高度的原則性。楊建利先生深以中國大陸人的“民主、人權”為念,不贊同中共的極權專制。三年前隻身回國,表達自己的意願和觀點,行使應有的基本人權,卻遭到中共的拘捕。可見中國大陸的人權狀況糟糕透頂。要知道,羅織罪名拘捕政治對手的行為,也深為歐洲人所厭惡。用楊建利事件說明大陸人權的狀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僅就楊建利事件而言,足以構成歐盟軍售不開禁的充分理由。

中共立即假釋楊建利,實際上是上策。鑒於中共“司法程式”的不客觀、不公正,早已眾所周知,不如立即無條件釋放楊建利先生,那就更主動得多了。但是,據報導,中共官方實際上拒絕了這一建議。眾多的學者、議員呼籲假釋楊建利先生,可看成是給中共一個臺階下。中共既無人權理念、又缺乏胸懷智慧,對這一建議竟然回以無理的拒絕。而且,表態速度之快也讓人吃驚。

歐盟“軍售禁令”起因是中國的人權問題,尤其是八九年“六四”的血腥鎮壓。但此前不久,胡錦濤表示不給“六四”平反,現在又放出不讓假釋楊建利的資訊。中國大陸的人權問題既然並沒有解決,“禁令”的解除當然就缺乏根據。

歐盟軍售不解禁,中共的表現尚且如此,假想如果在目前狀況下解禁,中國大陸的人權,豈不是遙遙無期了!當然,經濟利益常常會有很大的誘惑性。因而,法國總統希拉克在北京發表的談話,說“六四”是“另一個時代的事”,“希望解除(軍售)禁令”,這個說法明顯於理不通,如果“六四”已是“另一個時代的事”,那為什麼“六四”在大陸仍是極端敏感的話題呢?這位老兄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連活生生的事實也看不到,印證了中國一句成語“利令智昏”。希拉克應該溫習1789年法國議會通過的《人權與公民權宣言》,並重讀法國歷史,其中有“聖巴爾泰勒米之夜”的大屠殺(1572年),以及26年之後,來之不易宣示宗教寬容的《南特敕令》,還有十八世紀末震撼世界的法國大革命。

但是,中共許諾的經濟利益並不能決定一切,更何況,歐美現實的政治利害也明擺著。這是較經濟利益更大的實際問題。例如:目前台海緊張,溫度不減,美國存在捲入武力衝突的巨大風險。萬一出事,難道眼睜睜看著用歐盟的武器打美國人?

對於歐盟的“軍售禁令”,中共渴望開禁,而且真的很著急。但就是存在著嚴重的“認知”障礙,不能解決關鍵問題,那做派也“搔不到癢處”,不得要領。

──轉載自《議報》第168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行易:爲什麽要掛那塊「西方式」的招牌
衝破「黑手遮天」 要全民的政治改革行動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