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的腐敗案件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4日訊】(自由亞洲電台香港特約記者夏愛茗採訪報導)中國官方最近報導了多起中國各地的腐敗案件。安徽省宿州市原副市長李興民和安徽省公路局原黨委書記周保鋒因涉嫌受賄分別被判處12年和10年的刑期。西安市也通報了六起腐敗大案,有11名幹部落馬。廣東建總實業發展公司的四名負責人也被控貪污、受賄、私分國有財產。記者夏愛茗就此邀請旅美的法律學者葉甯和政治學者方覺進行討論。

夏愛茗:從最近安徽、陜西、廣東各地的腐敗案件的報導,如何來看待目前中國重大的社會問題-腐敗問題的現狀?首先請問方覺先生。

方覺:腐敗問題在中國是個久治不癒的疾病,但是以胡錦濤為首的第四代領導人執政以來,這兩年在打擊腐敗方面的確開始在加強力度,但是實際的成效並不是十分明顯。

夏愛茗:胡溫新政除了加大打擊腐敗的力度,對於治理腐敗問題有沒有甚麼具體的措施?

方覺:胡溫的新措施主要是從黨的紀律檢查的角度,制定一些約束官員的條例,但是這些條例由於過於模糊,而且這些條例不受社會的監督、不受公眾的制約,所以效果是有限的。

夏愛茗:在最近報導的幾個案件中,有多名涉案人被判處十年以上的刑期。普遍來說,中國現在對於腐敗案件在量刑方面是怎麼樣的標準?審判過程的公正程度又如何?葉甯先生,據您的觀察怎樣看這個問題?

葉甯:其實腐敗問題並不是中國這一個國家的特殊國情,但是從中國腐敗問題的劣度和廣度,以及對整個社會的影響程度來看,是一種制度性的腐敗,這才是中國的特殊國情。我歷來認為貪污罪是種非暴力的犯罪,用極端的刑罰,比如說用死刑剝奪犯罪人的生命,這是不可取的,光是靠嚴厲的刑罰還是不能解決制度性的腐敗現象。

我們知道明朝洪武皇帝,他將腐敗的官吏判處死刑,處死以後,將他們的皮剝下來裝上稻草,放在衙門裏當作其他官吏的警惕之用,但是這些稻草人根本就起不了嚇阻的作用。

夏愛茗:方覺先生,您剛剛提到胡溫上台之後,加大了對腐敗的打擊力度,但實際上所收到效果卻不大,這是為甚麼?

方覺:我覺得反腐敗,中國最缺乏的是民主選舉監督的機制,現代大部份的幹部,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腐敗問題。如果在現有的幹部當中,不斷的去打擊腐敗,又不斷的提拔新的官員,新的官員可能還是另外一個腐敗份子。

對於打擊腐敗來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開放中國的民主選舉,通過選舉機制、公眾的投票來約束官員,不敢大肆的腐敗。所以胡溫的反腐敗政策最大的弊端:就是不敢開放中國的民主選舉,還是想通過中國共產黨幹部的開放隊伍本身去反腐敗,現在看來是遠遠不夠的。

夏愛茗:葉甯先生您對方覺先生的觀點有甚麼看法?

葉甯:我完全贊同方先生的意見。現在老百姓看的很清楚,如果讓共產黨一部份腐敗的官員去反對另外那些腐敗的官員,反來反去還是在同一鍋裏去攪拌;等於是讓一個人的左手去打一個人的右手,打來打去當然也不會覺得痛,根本沒有辦法剷除手上長的惡性腫瘤。共產黨是不是願意取消這一部份特權?通過民主化的過程,逐步的限制自己的權利。眾所周知只有通過民主化過程,形成民主社會、公民社會的宣傳過程,才能有效的阻止,掌握全部政權的特權利益集團的非法行為。

(以上根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吳天明導演的紀實影片將在日公映
報告:中國經濟競爭力有所下降
鄭貽春: 一爛爛一窩
貪官落馬  黑龍江外聘兩副廳級官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