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焦點評論》記取教訓 別再自設牢籠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一場台灣民主化後最直接的衝擊挫折,在美國及時出面化解下,暫時舒緩了台灣如置壓力鍋的鬱積情緒,但鮑威爾在北京的演出,深刻提醒台灣必須記取教訓,並自我檢視國際圈套台灣的繩索,是否出自台灣的提供。

一位高層官員坦承,「台灣現在缺少的不是地位問題,而是國際承認」,鮑威爾的「不享有主權」挑戰六大保證,最嚴重的影響不在顏面與尊嚴損傷,而在於超級強霸的搖擺,對其他國家會產生的學習效應無法估計。鮑威爾親自澄清與國務院重申保證,涉外官員私下苦悶地說,「他敢講,又敢更正,我們只能相信,不然怎麼辦?」

吃了悶虧的台灣,很難不由美國在兩岸間「適時」操作其利益計算,學習到國際現勢的真實;當美中有貿易摩擦時,美國說台灣的話,北韓問題需解決時,美國說中國的話,即使這種遊戲規則無力改變,台灣至少應該做到不要給予藉口。

回顧鮑威爾這次令我們芒刺在背的關鍵語,基於一中,台灣不是獨立的,不享有主權,這個與一九七二年美國所認知的一中與一九八二年對台六項保證內涵不同的說辭,究竟是如何植入鮑威爾的思維之中?

站在美國的立場,美中建交承認中國,自然不承認台灣,加以北京多年來如同洗腦般地強力國際放送,益發雪上加霜,台灣呢?有沒有作繭自縛?國民黨執政與在野時代宣傳的國統綱領統一三進程與所謂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究其論述,不也推波助瀾,順遂了大國犧牲的口實?

民進黨上台,將國統綱領換上四不一沒有的包裝,以九二會談精神取代九二共識,但是腐朽的遺緒尚存。

矛盾弔詭的是,美國一方面施壓台灣新舊政權都要抱著這塊神主牌當作防武的護身符,但是另一方面在它另有需求時,美國又拿著台灣自己為自己寫下的墓誌銘,當做中國發洩民族主義獸慾的必然,鮑威爾事件就是一記當頭棒喝!

陳總統歷次講話中,其實最顛撲不破的一句話,應是台灣前途任何人都不能片面決定,唯有兩千三百萬人同意,以美國的立國精神與價值,誰敢侵犯?除此之外,無端挑釁固然不必,但討好美中陷死自己的話,實在也不須贅言。

台灣的未來是做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有歷史責任感的領袖,這時可以丟掉口號低調緘默,但不能被「有效嚇阻」失去了行動力,因為台灣正在與時間賽跑。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