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爭取支持軍購 短片上陣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軍購特別條例草案下週將再度於立院委員會闖關,台灣國防部副部長霍守業昨日強調,軍購不是政治議題,也非屈就於美國壓力,國防安全要靠自己的實力,不能寄託在別人承諾上。

台灣總政戰局長陳邦治也表示,中國愈是反軍購,更說明軍購的重要。

台灣國防部與新聞局合作製作的「支持軍購,寶貝台灣」短片昨日舉行發表會,新聞局長林佳龍表示,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日前談話更證明軍購的急迫性,如同「莫等待」歌曲中說:「靠天吃飯要餓死」,我們唯有自助才能人助。他認為,軍購案若未過,對台灣將造成「致命性傷害」,也對台海情勢及亞太安全造成深遠影響。

自昨日起在各無線電視公益時段播出的軍購短片,全長三十秒,採用剛柔並濟的調性呈現「和平必須依靠實力保衛」的意涵;短片除有從清晨到夜晚的國軍操演,並穿插民眾安和樂利的生活;強調軍購的重要性民眾「也許看不到,但不能不知道」的關鍵意義。

多次銜命赴美負責軍購業務的霍守業在記者會上表示,過去五十年來台海的安定即在於國軍握有優勢軍力,但如今此優勢已在傾斜當中,國防部提出軍購特別預算,不僅能讓台灣繼續維持相當優勢,而愛國者三型、柴電潛艦、長程定翼反潛機等三品項都僅是「基本配備」,並非要與中國進行武器競賽。

霍守業說,即便兩岸要進行談判走向和平,台灣也必須握有籌碼,沒有國防實力進行談判,只會讓對方予取予求;美國基於國家利益希望維持亞太穩定,某種程度並會協助台灣防衛,但這並不意味將來兩岸戰事美國必然出兵保台,國防安全要靠實力,而實力則操之在己,我們不能把國防安全的掌握,建立在別人的承諾上。

針對外界批評軍購金額過高,霍守業認為,天下沒有廉價的國防,尤其台灣處境特殊,這三項軍購較大花費的八艘柴電潛艦,「標的物尚且不明」,我方向美國海軍採購固然確定,然而,因美國已無生產此類潛艦,美國海軍還要委託該國廠商向歐洲廠商進行合作。

台軍力成長停滯 各國專家憂心〔自由時報記者彭顯鈞╱台北報導〕國防大學昨日舉辦第五屆「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學術研討會,來自台灣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指出,中國軍事力量持續成長中,帶動中國軍事戰略的變革,相對於台灣軍力成長的停滯,台灣在軍事戰略調整上面臨的處境逐漸令人擔憂。

由於美國重新調整全球兵力及部署,預期將改變亞太地區戰略環境,並牽動兩岸關係的變化,國防大學昨日特別舉行學術研討會,邀請美、韓、印三國等六名戰略學者,針對當前國際戰略環境和亞太軍事轉型趨勢,進行深入的探討。

美國國防大學研究員、前海軍上校柯爾指出,中國海軍軍力的成長,對於戰力略顯單薄的台灣海軍來說,威脅極大。

他指出,台灣海軍最主要的缺點就是規模不夠大。中國與台灣海軍一旦交戰,台灣的海上武力勢必寡不敵眾。尤其,台灣海軍的左營基地存有港口太小、出入同一通道等嚴重缺點,加上艦隊指揮中心暴露在解放軍海軍及空軍的威脅之下,一旦交戰,台灣海軍勢必被迫放棄主要基地。

柯爾也指出,中國海軍高階將領曾說,攻台根本不需太多武力,只要針對台灣依賴海上運輸的弱點加以利用,造成台灣面臨經濟問題,台灣其實不堪一擊。因此,反潛戰役的能力將是台灣海軍對抗中國封鎖行動的關鍵。

柯爾強調,台灣目前還能與中國解放軍相抗,但優勢無法維持太久,主因是台灣的潛艦和空中偵察裝備並不理想。此外,台灣內部對於維持海防所需之國防資源意見分歧,仍有待整個國家的努力。

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楊志恆指出,台灣的軍事優勢正逐漸被中國突破,特別在中國軍備升級與台灣武獲困難的情境下,台海軍事態勢正逐漸失衡。他強調,包括潛艦、飛彈防禦以及空中偵察等裝備,台灣早就需要建置。

〔自由時報記者彭顯鈞╱台北報導〕國防大學扶臺興少將昨日分析中共可能之犯台模式時指出,中共將以「代理人戰爭」為手段,先培養台灣島內親中共及反政府勢力,製造島內動亂,再藉演訓為名對台灣猝然施以強襲戰。

扶臺興少將為台灣國內知名的戰略學者,目前為國防大學戰略學部專題研究小組組長,昨日出席一項研討會,並針對「中共犯台模式之研究」發表專題報告。

扶臺興表示,中共用兵的背景為:「安全受到威脅、主權受到挑戰、領土受到分裂、權利鬥爭難以擺平」等重大問題,因此,中共會不顧主客觀環境之優劣,以主觀之意志,在一般人以為完全不合理的條件下發動對外戰爭。

扶臺興強調,中共向來不打沒有把握的戰爭,若要武力犯台,將會運用「代理人戰爭」做為手段,企圖以裡應外合的複合式戰爭模式,先期培養並利用台灣島內親中共及反政府勢力,製造島內之動亂,為中共犯台創造有利條件,進而藉由演訓猝然對台強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