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應儘快建立台灣火蟻資料庫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三十一日電)火蟻不斷在台灣繁衍,中央研究院團隊近日正研發以液態氮撲滅火蟻,長期研究火蟻的學者林宗岐表示,台灣應加速針對火蟻與台灣生態環境進行系統性調查,建立台灣的火蟻資料庫。

中研院團隊近日在研發液態氮撲滅火蟻的實驗中發現,一個大型蟻穴中有 300隻帶翅雌火蟻和50隻帶翅雄火蟻,這些火蟻和一般火蟻有何不同?台灣大學昆蟲系博士後研究員林宗岐指出,一隻帶翅雌蟻一生只交配一次,但必需和20餘隻雄蟻交配才能孕育下一代,之後更要千辛萬苦才能順利築巢。

中研院在遭受火蟻嚴重侵害校園的三峽台北大學的空地進行液態氮撲滅紅火蟻實驗,實驗過程中,在一個大型蟻穴中發現至少 300隻帶翅的雌火蟻和50隻帶翅雄火蟻,這些都是未來準備要交配的對象。

帶翅的紅火蟻和一般火蟻最大的不同在於牠們肩負傳宗接代的責任。林宗岐表示,火蟻的擴散主要是人為與自然兩種方式,自然擴散模式是處女蟻后飛行約90到300 公尺的空中進行交配,完成交尾的雌蟻再飛行3到5公里降落尋覓築巢新地點。

不過這些過程卻處處充滿危機,林宗岐指出,雌蟻和雄蟻飛到天空中要躲避鳥類的噬食,而且雌蟻在空中一次要與20餘隻公蟻交配,儲精量需足夠未來六年孕育下一代所用,雄蟻交配完便死亡,而雌蟻落地後有可能被其他巢穴的火蟻或別的昆蟲攻擊,就算順利開始孕育下一代,保護子女的能力也非常弱,時常命在旦夕。

林宗岐推算,1000隻雌蟻飛出去交配後,可能只有一隻能順利築巢,而1000個蟻巢中只有一個蟻巢有機會成功築成運作正常的大蟻巢,所以火蟻必需靠著蟻海戰術延續種族生命。在還未築成規模的大巢前,火蟻遭受攻擊的機會很大,不過一旦順利孕育出好幾代的新生命後,壯大的火蟻就開始攻擊別的生物。

他表示,火蟻不斷在台灣繁衍,但台灣還沒有針對火蟻與台灣生態環境間正式的大型系統性調查,所以未來必需加快腳步進行基礎研究,包括影響火蟻分布於台灣生態棲息地的非生物和生物限制因子研究等,逐步建立台灣的火蟻資料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