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風:侗族服飾

人氣 24
標籤:

侗族服飾的形成和發展

人類最早的蔽體之物是山草、木葉、樹皮、羽毛、獸皮之類。據文獻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侗族的先民越人便發明了葛麻和苧麻,並用葛麻織成麻布縫製衣服。到魏晉時期,僚人所織的「賨布」已經很有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種棉技術的發展,有了用棉花紡紗織布,縫製各種不同樣式的服裝。   

社會的變革是人們著裝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在廣西三江和湖南通道等縣,依然可見古裝的風采。在大部份侗族地區,男裝與漢族服裝相似趨同,多穿對襟短衣,包長頭帕和穿大管便褲,具有地方特點。

婦女的衣著,特別是南部侗族地區的婦女服飾仍保持著較古的樣式,同時也出現了明顯的社區差別。就形式而言,大致可分為穿裙和穿便褲兩種。近幾十年來,侗族地區的男女裝束髮生了急劇的變化,那些古老的穿著樣式在部份地方已被淘汰,有的地區變為只有在年節喜慶時才穿戴的盛裝。在大部份地區,特別是北部侗族地區,平時已改為現行的裝束,男子穿中山裝或西裝,女子穿便衣西褲,僅僅保留原有的頭飾。
  
侗族服飾的類別特點

侗族服飾大體上可以分為南、北兩大類型。南部地區保持侗族傳統服飾特點較多,形式較古老,婦女多穿裙子,在節日或婚嫁時仍按傳統穿戴。北部地區已見不到南部地區那種傳統服飾,男女均穿衣褲。
  
北侗地區

北侗地區受漢文化的影響較深,現在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婦女雖然亦已改變傳統衣著,但還依然保持著許多民族特點。
  
南侗地區

南侗地區的婦女服裝大致可分為穿裙和穿褲兩種。若穿褲子則上衣多為大襟紐扣,右衽無領,長及膝蓋,有的在袖口、襟邊、褲腳均鑲有滾邊或加花邊。若穿裙子則上衣多為和尚領對開大襟無扣衣,以帶系之,侗族稱之為繫帶衣。

(資料來源:世華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民俗民風:西雙版納傣族壁畫
民俗民風:古老的茶農
民俗民風:冠蓋式住房
民俗民風:篾箍繞裙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