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德與不在籍投票成為美國大選的變數

標籤:

【大紀元10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特稿)美國的選舉法容許選民不在籍投票,自一九九六年開始,不在籍投票的規定大幅放寬,愈來愈多的選民可以向選務機關申請以郵寄方式投票,這項方便選民的措施其實很可能造成計票上的困擾,尤其是出現各州第三黨或是獨立參選人的情況。

四年前以第三黨候選人身份參選總統的納德,今年又積極地捲土重來,不但讓民主黨對於他可能吸走的票源感到憂心,部份選務單位也因為是否能讓他列名在選票上深為困擾。目前已有三十三個州決定納德能以第三黨的候選人列名,因為民主黨採取反制的動作,仍有一些地區未做最後決定。選務單位在10月上旬就應該把不在籍投票的選票寄給選民,這些地區的選票該如何印製還是問題,更遑論郵寄的作業。耽誤了郵寄的時間是否會造成選票回寄延誤,是這些單位相當傷腦筋的問題。

納德在二零零零年的總統大選獲得兩百八十八萬選票。雖然今年他未必能得到相同的支持,在一些共和黨與民主黨票數接近的州,納德因素卻很可能左右選舉的結果,因為會把票投給納德的選民多半是傾向於「自由派」,也就是不會支持共和黨的選民。民主黨認為納德參選吸走民主黨的選票遠超過共和黨的損失,所以極力從法規上尋求封鎖納德參選。

基於四年前的經驗,共和黨倒是認為納德是一著可以運用的好棋,所以對於他的參選擺出樂觀其成的態度。事實上,共和黨支持者甚至暗助納德取得必要的選民聯署,以及在競選經費上以選民捐獻的方式予以贊助。專門監督選戰經費來源的機構 Center for ResponsivePolitics 曾報導,納德的選戰金主當中,捐款在兩百美元以上的大戶有百分之十三是共和黨人或是他們的家屬。

根據商業週刊的報導,一些保守團體在俄勒岡及內華達州都曾協助納德取得選民聯署。在凱瑞民調支持度只微幅領先布什的密西根州,共和黨幫助納德取得四萬兩千位選民聯署,讓他可以過關。共和黨相信,如果納德參選,他所獲的選票有四分之三是原本可能投給民主黨的票,以次要敵人打擊主要對手的策略在四年前曾讓共和黨贏得了關鍵的佛羅里達州及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選戰人員相信納德效應今年仍可能出現。

在兩黨總統候選人第一次電視辯論之後,納德仍維持大約百分之二的民調支持度,而布什和凱瑞則再度呈現勢均力敵。波士頓大學的政治學教授托比.伯可維茲就指出,納德今年很可能再度成為布什和凱瑞獲票率的變數。他表示,在兩大黨候選人支持度難分高下的各州,納德吸走的選票會打亂選局,而且在目前「選舉人票」制度下,差一票都可能痛失江山。

對於未能參加電視辯論,納德相當不滿,他一方面在自己網站上刊出自己對於辯論題目的應答,同時也積極的繼續四處拉票。對於共和黨和民主黨,他攻擊的炮火仍很強烈。他強調,他所獲得的選票都會是支持他的選民不做第二人想的投票。他參選的目的也不是攪局,只是希望讓選民在兩大黨之外仍能有選擇。

以保護環境及消費者權益為訴求的納德在二零零零年的總統大選獲得百分之二點七的選票。四十三個州讓他列名在選票上。

相關新聞
美國大選人物特寫:切尼vs愛德華茲
新唐人將以華語直播美國大選第二次電視辯論
美國大選:選情緊繃 副總統辯論受重視
組圖:美國大選副總統電視辯論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