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周梁楷:未触及未定论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高中历史暂行纲要草案引发各界争议,纲要草案起草小组召集人、逢甲大学历史所所长周梁楷昨日北上召开记者会说明,历史课程纲要不是历史著述,不会只呈现一家或一己之见,此次修订开罗宣言相关纲要,主要是因为有更多史料出现,证实过去教科书内容有问题,因此课程需修订改进,呈现更多史料,但距离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其实还有一大段距离,希望各界能“政治归政治、教育归教育”,不要以政治观点太简化地看问题。

针对中华民国相关历史分裂台湾与中国史,周梁楷更彻夜整理出高一上台湾史与高一下中国史的单元概况表强调,其中有至少十个单元,清楚的呈现出台湾与中国历史上的所有互动关连,一九一二年至一九四九年的中华民国历史,虽在中国史描述,但中华民国迁台后的发展,两册都有提及,绝没有所谓“切割”中华民国的想法。

面对部分人士质疑纲要小组可能受到政治力影响,周梁楷严正否认,直言课程纲要是经过学者及高中老师讨论而来,不是某一个人可以决定﹔他更直言,他过去就反对过教育部长杜正胜的同心圆史观,并曾与杜正胜对此辩论过。

周梁楷指出,同心圆理论所提出台湾、中国、世界的顺序,也许可以作为教学顺序,但如果作为解释历史的史观观点,背后就似乎缺少充分的结构(establishment ),个人对于历史解读与诠释其实可以有更多元的思考,这些就都是学术解读的不同。

他强调,这次课程纲要的修订,参与学者专家及教师代表,都是基于专业伦理与理念,绝对没有受到政治力或杜正胜理论影响。

周梁楷指出,此次提出的是历史课程纲要草案,还需要经过公听广征各界意见,纲要可以再修正,例如台北市长马英九提出的十一项史料,也可以纳入纲要,乐见未来教科书编纂学者或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选择使用,让历史更真实呈现。

对于许多历史老师担心新纲要将造成教学困难,周梁楷则指出,新纲要不仅希望能呈现更多元史料,更重要的是提供每学期四节,及高三八个弹性单元,高中历史教师将可有许多弹性节数可以作历史专题讨论,因此已建议教育部,九十五学年实施前的两年间,将会举办系列教学研习与讨论,包括所有科目都会有研习,确保教师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与做法,高中课程改革才能成功。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