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技主導地位面臨挑戰

標籤:

【大紀元11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佩芝報導) 在美國外交政策中,一個不可忽略的優勢就是美國在全球科學與技術上的主導地位。科學技術的發達不僅讓美國在加速經貿發展、治療愛滋病等領域佔優勢,對美國的軍事力量的擴展更是功不可沒。不過,近來有專家警告說,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與新興經濟體的興起,美國在科技方面的主導地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競爭。過去幾個月,美國許多報紙雜誌刊登文章警告說,美國正逐漸失去科技領域裡的主導地位,在研發方面也正失去競爭優勢。

美國“先進科學協會”會長雪莉﹒傑克遜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舉辦的研討會上表示,雖然美國目前仍然有全球最先進的科學研究項目,仍在吸引來自全球最優秀的科技人才,但是隨著中國、印度等國的興起,如不採取因應步驟,正視這個問題,美國科學和技術的主導地位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競爭。傑克遜建議,政府領導者必須加強兩個領域的發展:“一是要確保我們繼續刺激並支持科學和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尤其應該在範圍廣泛的領域裡增加研發部門的投資與經費,這對我們國家的經濟和安全至關重要。二是要增加對人力資本的投資,讓美國在未來能擁有最優秀的理工人才。”

*加緊吸引理工人才*

傑克遜進一步說明,過去,全球交通不便,信息傳遞不發達,但是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全球變的更為緊密,越來越多的國家效法美國,致力於吸引理工人才,導致美國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傑克遜認為,美國在人力資本方面面臨了很大的潛在危機。她說,美國的理工科人才正在老化當中,其中一半已經超過40歲,接下來5到10年內,很多科技領導人將退休,離開就業市場。但是美國年輕的一代對數學和科技領域的興趣卻有遞減的趨勢。結果是,美國對外國學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她說:“2000年,來自外國的理工人才佔美國理工人才總數將近百分之40。你會說,那麼只要我們能繼續吸引這些人才,應該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在1986到1999年之間,亞洲國家取得理工學位的人數,尤其是博士學位,在韓國猛增了四倍,在中國更增長了54倍。重要的是,這意味我們不是唯一一個吸引理工人才的國家。”

關於美國科技主導地位面臨挑戰的問題,美國私有部門已經認識到這個危機。美國英特爾首席執行長最近建議美國政府在未來五到七年內應該把對政府研發部門的經費增加百分之10到12,以因應未來的競爭。美國商務部科技部門副次長吳旭淳在研討會上表示,過去幾年來,布什政府不斷致力於增加研發部門的經費,但是目前政府各部門都面臨很大的預算壓力,提高經費預算的範圍將是有限的。

*微軟:政府應多核發H1B簽證*

微軟公司代表弗德裡克﹒提普森在研討會上向布什政府官員吳旭淳反映說,現在美國面臨的一大問題是外國理工人才在取得美國理工學位後,就算想在美國工作,貢獻所學,也面臨著許多困難。他說:“在美國受訓練的外國人才根本無法為希望雇用他們的美國公司工作。除了回到他們的國家工作之外,這些人才別無選擇。結果是,美國公司必須跟隨這些人才到海外,造成業務外包。微軟公司希望能夠在美國雇用這些員工,但是我們根本不能這麼做,因為這些人才無法得到工作簽證。這是在短時間內可以看到的危機。我認為很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提高政府核發H1B簽證的數量。”

美國商務部科技副次長吳旭淳表示,能夠提高美國核發H1B簽證數量的是國會。他說,911事件發生之後,美國政府在核發簽證方面施加了許多限制,美國政府正致力於修改這方面的管制。他表示,經過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之後,美國國土安全部也了解吸引外國人才的重要性,因此,美國政府會盡其所能,鼓勵來自外國的優秀理工人才留在美國。

美國商務部科技副次長吳旭淳在研討會上接受美國之音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希望能夠繼續吸引來自中國以及全球各地的理工人才。他說:“我對中國的情況感到關注,因為很多美國企業看到中國有巨大的潛力。我們也希望在未來和中國合作,中國在未來將扮演重要的角色。JP摩根公司的預測顯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到2037年就可能超越美國,我們顯然必須注意中國的發展。我們希望繼續吸引來自中國的理工人才,也希望吸引來自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才,希望他們在受教育之後,在美國貢獻所學。”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零排放」或致鐵路貨運退出加州 由卡車取代
迷幻藥醫治老兵心理問題 加州法案擬開綠燈
中俄缺席和平峰會 賀錦麗宣布援烏15億美元
舊金山多族裔民眾中領館前抗議中共霸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