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認中國防堵熱錢流入成效待考驗

標籤:

【大紀元11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二十二日電)由於國際游資流入中國套匯,中國當局為紓解人民幣升值壓力,採取外匯調控措施;但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高長認為,這些外匯調控措施仍面對嚴峻考驗。

高長在中華經濟研究院最新一期「台商電子報」對中國近期外匯管制進行分析。他表示,2001年中國外匯儲備加速成長,當時美元接連 8次降息後,造成人民幣與美元利差擴大,加上中國對外貿易出超不斷累積,人民幣開始預期升值,國際資金迅速流入中國。

近來美元弱勢,外匯資金流入中國壓力更加強大。高長認為,外匯資金大量流入,中國央行為穩定匯率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民幣;而基礎貨幣大幅增加的結果,增加中國央行在控制貨幣供應量方面的操作難度,同時與現階段實行適度趨緊的貨幣政策形成衝突。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指出,熱錢不斷流入已經開始影響宏觀調控的實際效果。

高長指出,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發佈一份「中國外匯領域反洗錢報告」,指出確實有大量投機性熱錢流入中國套匯和套利;針對國際游資流入套匯,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已採取四項措施,加強防堵。

首先是逐步建立外匯流入和流出平衡管理框架,同時加強對投機性外匯資金流入的防範和限制;其次是針對近年中國外債,尤其是短期外債成長較快情況,加強外資銀行和外商投資企業對外借款的管理。

第三是加強對結匯業務的真實性審核,對外商投資企業20萬美元以上和外債結匯實行「支付結匯制度」,要求大額結匯必須有實際人民幣付款需求,對個人5 萬美元以上結匯,要求到外匯管理部門進行核准等;第四是督促外匯指定銀行履行監管義務。

高長認為,人民幣升值壓力有增無減,國際游資流入中國套匯的動機一直存在,中國當局面對這種形勢卻始終堅持不調整匯率。

他指出,為紓解人民幣升值壓力,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提出四項措施,在減緩人民幣升值壓力方面雖具有一定效果,但能否因此避免升值,從最近亞洲貨幣大幅升值等經濟、金融形勢變化來看,仍面對嚴峻考驗。

相關新聞
台商搭乘中國大陸次要航線班機心驚膽顫
布什胡錦濤會晤後發表談話
中國班機誤點司空見慣  態度倨傲服務差
飛彈威脅台灣 布什要求中國自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