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人民幣升值能有效抑制輸入性通膨

標籤:

【大紀元1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24日電)10月底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並放寬人民幣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高長認為,中國進入升息週期,且因高油價帶來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加強,升息作用有其極限,人民幣升值將是最有效手段。

10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即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並放寬人民幣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和允許人民幣存款利率可向下浮動調整。其中,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調升0.27個百分點。

高長在中經院最新一期出刊的「台商電子報」對中國近期升息及未來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提出分析,他認為,目前國際社會更關注,這次升息對扭轉中國經濟過熱效果如果不如預期,中國當局下一步政策措施是什麼?

中國經濟學家吳敬璉曾表示,由於本次升息幅度不大,尚不足以對投資、信貸,進而對整個宏觀經濟造成重大打擊,同時長短期利差擴大,預期今後仍會有持續升息,在具體方式上可能會與美國類似,採取漸進且和緩方式將利率逐步提高到一個合理水準。

高長依此推論,中國低利率時代已過,從此進入升息週期。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日前出席蘇州舉辦的「中國經濟成長論壇」時公開表示,中國仍面臨通貨膨脹壓力,今年7月和8月的通貨膨脹率均為5.3%,達到7年來的高峰;9月通貨膨脹率為5.2%。面對中國物價水準居高不下及全球升息趨勢,未來中國還有可能再度調升利率。

高長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布什連任美國總統後,低價美元的政策將持續,另一方面,中國的通貨膨脹卻有增無減,尤其今年高油價帶來的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正在加強,升息作用恐有其極限。

從貨幣政策的角度看,高長表示,為抑制輸入性通貨膨脹,調整匯率波動幅度,促使人民幣升值可能是最有效的手段。由於人民幣利率調升將增加國際資金流入,給人民幣帶來升值壓力,人民幣升值最終可能無法避免。

相關新聞
財富雜志﹕人民幣雖有壓力但重新估价的可能性極微
大陸男子花五年竹刻孫子兵法 申金氏紀錄
專家:美元弱勢  對台出口影響恐將重新評估
上海拍賣千年野山老蔘   八百七十萬台幣創新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