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特別報導》敗選人風度 消弭選舉對立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4日訊】〔自由時報編譯莊誠╱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大選雖然俄亥俄州尚在計票,多家美國主要報紙在3日發表的社論中,均對此一情況的出現不表意外。鑒於共和黨總統布什與民主黨候選人凱瑞在俄州的得票差距並不算小,華盛頓郵報對凱瑞陣營是否有合理的懷疑來質疑計票結果態度保留;洛杉磯時報也提醒凱瑞應慎思是否發動法律訴訟;紐約時報則呼籲選民在計票完成之後,接受依據選舉規則產生的總統,並且視他為合法的總統。

這些報紙在社論中,均對選舉造成的國家分裂、政黨對立表達憂慮,也認為如何團結國家將是新任總統的最大挑戰。對於選民踴躍投票,華郵表示肯定,認為這意味著民主的堅實,但另一方面,華郵也憂慮在選民的高度參與背後,其實是自華府蔓延到全國的黨派對立激情煽動的結果。

洛杉磯時報說,布什與凱瑞的總得票差距有限,正顯示布什作為一位總統的失敗。時報說,即使布什最後勝選,他也難以假裝這代表選民肯定他的執政路線;布什在過去四年有著太多的機會來贏得全國人民的肯定,但他最後還是無法打破2000年大選以來所造成的五十╱五十對立僵局。

紐約時報說,美國因為戰爭、對恐怖主義的恐懼,以及經濟的不確定性,而加劇了世俗取向的都會地區,以及宗教傾向的鄉村地區彼此間長久以來的互不信任。三年前九一一事件的創傷團結了美國,但此後人民一再注意到,布什總統並無法提出一個全國性目標,讓這個團結能夠永續。

紐約時報這篇題為「等待總統」的社論中,期望新任總統能透過合作與相互尊重,克服國內因政黨對立所導致的政治癱瘓,引領美國走向新的境地,而這只有在新任總統願意犧牲個人短期政治利益的情況下才能達成。

華盛頓郵報在題為「2004年大選」的社論中指出,不論是誰贏得勝選,均面臨把競選承諾轉為政策現實的困難,這些承諾像是布什所提出的社會福利帳戶,或是凱瑞雄心勃勃的健保計畫。當選者還必須面對伊拉克戰爭的困難挑戰,以及財政赤字問題。但華郵認為,在共和黨控制國會參、眾兩院的情況下,若布什勝選,對他要落實競選承諾會有所幫助。

華郵還提醒,伊拉克戰爭所引起的不僅是美國,還有國際的分裂;這個世界有許多國家的領袖,許多民主國家的人民會為了布什的敗選而歡呼。如果是布什勝選,他在第二任任期中落實政策時,必須表現出他願意傾聽不同的聲音。

洛杉磯時報在題為「獲勝者是……」的社論中強調,布什若勝選,他已不需擔心能否連任,而應該憂慮自己能留下什麼政績;因此他必須向美國人民坦誠以對,告訴人民現實的狀況及未來困難的抉擇,而不能夠永遠都是否認,像是否認自己的社會福利計畫會增加數兆美元的支出,減稅計畫不會神奇地改善政府財政,以及美國需要一支更大的軍隊。

洛杉磯時報在結語中,提到了布什在上次大選確定獲勝後所發表的演說內容。當時布什說,他與對手高爾意見一致,在這場激烈的戰鬥後,兩人應該盡力治療國家的創傷;布什也承諾,他會改變華府黨同伐異的氣氛。洛杉磯時報建議布什應該要重提當時所說,美國人民「分享希望和目標,遠比任何政治歧見重要」的談話,因為這篇演說的內容從來沒有落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大選:勝選州最新分佈
美澳自由貿易協定可望明年初簽訂
普京希望繼續與美合作反恐
美國大選:中澳英等國同賀布希連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