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中國經濟仍過熱 不確定實現軟著陸

標籤:

【大紀元11月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6日綜合報導)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指出,儘管中國大陸採取各項措施抑制借貸、投資成長以及通貨膨脹,但中國經濟仍有過熱之虞,IMF明確指出,「中國經濟尚未確定軟著陸。」另外,中國也擔心人民幣鬆綁會掀起投機風潮。

總部位於美國華府的IMF今天公佈長達72頁的中國經濟報告,內容提及中國限制借貸及投資,試圖冷卻經濟,希望今年能夠由去年所創下的七年來成長新高9.1%降溫至7%,中國人民銀行10月28日閃電宣佈九年來首度升息,震撼全球金融市場。

中國經濟成長居全球十大經濟體之冠,今年第三季經濟較上年同季成長9.1%,相對第二季為9.6%。9月通脹率則由過去二個月的高點5.3%降至5.2%。

IMF報告指出,中國透過土地使用與環境政策控制借貸仍無法抑制投資。

另一方面,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也說,中國擔心人民幣鬆綁將掀起投機炒風熱錢流入,尤其是適值中國致力冷卻經濟成長之際,擔心一旦結束行之九年之久的人民幣緊釘匯制將吸引熱錢湧入。

IMF在中國經濟評估報告中指出,中國了解最終將增加匯率彈性,但以目前的環境,中國擔心人民幣一旦鬆綁,將掀起投機炒風。

中國藉購進美元以維持緊釘匯制,中國採取相當於8.3元人民幣兌1美元的緊釘匯制有九年之久,中國8月份購進54億美元美債,相對上月為20億美元。

International Textile Group、Nucor Corp.與其他美國製造商指責中國藉採取緊釘匯制,蓄意壓低人民幣匯價,導致美國貿易赤字及製造工作機會流失。

國際貨幣基金會指出,中國擔心人民幣鬆綁也將損及政府創造就業努力,中國希望每年能夠創造2000萬至2500萬個工作機會。

IMF同意創造就業仍是重大的政策考驗,但認為持續巫的成長才得以創造更多的就業。

國際貨幣基金會曾多次呼籲中國採取更貝彈性的匯制,認為此舉符合中國的利益,而隨著中國成長減緩,也降低經濟「硬著陸」的機會。

相關新聞
熊建華:中國危矣
熊建華:價值觀
連戰:年底立委選舉將決定台灣未來發展方向
澳門協助培訓葡語國家觀光人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