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MSCIFTSE雙料大補帖 台股添動能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明年全球經濟成長擴張趨緩,科技產業景氣未明朗,成為台股指數上攻的兩大隱憂。所幸從11月底到明年5月,台股有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 )2階段調高權重的「超級大補帖」,加上另一個全球性指數「FTSE」(英國富時指數 ),也可望在明年將台股納入「已開發國家市場」,為台股多頭走勢增添強大動能。

MSCI即將在11月底,把台股「投資限制因子」(LIF )由55%調高到75%,外資也展現驚人的買超力道,上週總計買超金額高達467.86億元,創下史上「單週買超第2大」,僅次於今年3月5日當週的644.53億元。台股上週週線也在連3黑後,翻紅大漲225點。

進一步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1月5日為止,外資累積買超金額為1988.39億元,預計本週外資將可一舉突破買超2000億元大關。

回顧今年外資在台股市場動向,首先,320總統大選前,外資瘋狂加碼台股,光是1、2月份買超合計高達1260億元,讓台股一路追到今年最高點7135點。

但320後台灣選舉紛爭、政治對立,導致外資嚴重看空台股,紛紛調降投資評等,4月底中國又宣布宏觀調控,更無疑是雪上加霜;外資也毫不留情一路殺出,連續在3、4、5月賣超台股,指數隨之重挫。

到6月下旬,MSCI正式宣布將調高台股權重,外資才回心轉意、結束連續3個月賣超,6月份出現淨買超54.54億元。

超「摩」力 外資加碼漸放大

未料MSCI魔力,竟不敵外資看空科技產業景氣,到了7月份,包括美林證券、瑞銀證券、高盛證券相繼調降電子股投資評等,外資買盤縮手,台股也陷入低迷狀態。

直到8月下旬,由於台股股價呈現超跌,外資認為機不可失,遂提前結束「放暑假」,資金又開始回補台股。

接著9、10月,雖然市場多空交戰,但隨著MSCI調高台股權重時程接近,外資加碼台股金額也逐漸放大,9月買超328億元、10月為469億元。

由於MSCI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市場指數編纂公司,今年11月底及明年5月底分2階段調高台股權重之後,將使台股在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由目前的12.09%提升至20.20%;在遠東市場指數(不含日本 )權重,由目前的17.18%提升至26.85%。

經過MSCI第1、第2階段調整後,台股在新興市場指數權重將超越南韓和南非,在遠東市場指數將領先南韓和香港,成為權重排名第1,台股地位大幅提升後,勢必成為外資資金持續流入的誘因,更是台股的「多頭強心劑」。

因此,儘管各大外資券商科技股分析師仍看空明年電子股,明年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 )成長率也預估將低於今年,但有了MSCI這劑超級大補帖,讓原本籠罩利空陰霾的台股,同樣露出曙光。

也難怪美系外資券商摩根大通(JP Morgan )亞太區首席證券策略分析師莫愛德(Adrian Mowat )敢高喊「明年底台股上萬點」的預測,摩根大通對台股後勢如此樂觀,其中一項重要原因,就是看好MSCI效應所帶來的資金行情。

外資券商 紛建議加碼台股

里昂證券亞太區策略分析師伍德(Christopher Wood )更表示,MSCI調整台股權值後,會帶動依據MSCI指數投資的全球基金經理人被動式買盤,加上美國總統布什順利連任,所釋出的利多氣氛,「短期台股將掀起一波驚人漲勢,建議投資人加碼台股。」

高盛證券亞太區首席策略分析師慕天輝(Timothy Moe )認為,台股LIF由55%調升至75%之後,至少將吸引107億美元注入台股,而「此波外資的買盤,僅是回補之前大幅賣超的缺口,未來還有很大挹注空間。」

11月底 也要防利多出盡

除了MSCI外,外資圈人士也預估,另一個全球性指數FTSE,明年也將跟進,把台股納入「已開發國家市場」,換言之,在台股得天獨厚,擁有MSCI和FTSE兩大超級利多相挺下,將使得台股更能穩住多頭走勢。

不過,短線必須注意是,一旦11月底,MSCI第1階段調高台股權重、外資法人佈局完成之後,須慎防利多出盡,外資可能會再度殺出台股,帶來更沉重的賣壓。

對此,瑞銀證券台灣區總經理於貽勳就直言,依過去各國經驗,「MSCI調高權重對股市加持的效果,必須搭配市場行情」,目前電子科技產業陷入混沌,在利空未除情況下,外資法人信心還是可能受到影響,隨時將挹注台股市場的資金抽手。

資金熱 明年首季更明顯

於貽勳也提醒投資人,MSCI是分2階段調整、而非1次到位,在目前市場混沌未明下,MSCI所引爆的資金行情,恐怕到明年第1季才會更加明顯。

無論如何,MSCI引爆資金行情延燒台股,已經是個既定的事實,而台股在亞洲股市的這波吸金效應,更成為外資眼中,一個無論中長期或短期,都具有高度投資價值的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