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 : 布什連任 台海政策變動不大

標籤:

【大紀元11月8日訊】(自由時報)

這次美國總統選舉,與台灣3月的總統選舉,有許多相似之處:第一、民調接近,互有上下;第二、媒體立場,傾向凱瑞;第三、競選議題,國安為主;第四、外力介入,企圖影響。

如果以總統候選人代入上述事件的話,無疑,布什類似陳水扁的處境,凱瑞類似連戰的地位。然而在處理選舉的結果時,凱瑞與連戰完全相反,顯示台美兩國民主的成熟度不同,以及兩人修養與人品的差異。雖然選票還沒有點完,但是凱瑞團隊估計大局基本底定,他們不把希望放在「一線」的僥倖上,不願意因為還需要十一天來點清俄亥俄州的臨時選票而影響國內的團結,因此本來還拒絕認輸的凱瑞當機立斷致電布什承認敗選。布什與凱瑞雙方還表示因為國家的分裂而應該做點事。

反看台灣在三二○後出現的種種亂象,也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個十一天,還因為那自認為的「一絲」希望鬧個不休。不但這個訴訟、那個訴訟同時進行,這個專家、那個專家也不斷放砲。然而逃不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以致主席大人不惜赤膊上陣,大呼「欺詐總統」人人得而誅之的暴力語言,再度煽動支持者鬧事。

既然已經訴諸法庭,主席怎麼可以凌駕法庭之上定人「欺詐」之罪,主席怎麼可以動用私刑「誅之」總統?這還要甚麼法治?這到底是他們所一再聲稱的「綠色恐怖」,還是回到威權時代的「白色恐怖」?這樣子糾纏不休,不是為自己及小集團的利益而製造分裂、加深分裂是甚麼?符合台灣及國民黨本身的利益,還是對岸中國的期望?說穿了,連戰已經沒有可能參加第三次總統選舉,所以不惜玉石俱焚。

布什的連任將繼續美國的國內外政策,台灣的親中陣營就不要再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美中台關係會有大變動;而執政黨也應該立即修補因為台美兩國在總統選舉時國內政治的需要而導致雙方產生的一些誤會與隔閡。

由於中國官方喉舌、英文的「中國日報」刊出中國「外交教父」錢其琛攻擊布什外交政策與挖苦美國精神的文章,與賓拉丹形成絕妙的「文攻」與「武嚇」的搭配,企圖影響選情而引起白宮強烈不滿,也暴露北京對美國假友好、真敵意的面目。北京投機不成,將要為此付出代價。

雖然美國的「一中」政策還不會有變,與中國經濟合作以謀取商業利益的政策也不會有變,但是在安全事務上,美國會加強對中國的防範與圍堵。以往國務院與五角大廈對北京看法上的分歧,證明五角大廈是正確的。當美國的反恐戰爭繼續深入進行的時候,心裡應該明白,最大的邪惡國家就是中國。

台美關係因為鮑威爾10月訪問北京的一些講話受到衝擊。美國的部分澄清還沒有能夠使事態恢復原來的模樣,正如美國對台灣也還不太放心一樣。但是台美之間的問題,都還是自己人的問題,正如美國與以色列一樣。但是美國必須認識到如果台灣落到中國手裡,對美國與世界、特別是對遠東與東南亞安全的毀滅性打擊。

台灣當然也必須認識美國的戰略與策略,做出有效的配合,不給美國增添麻煩;但是台灣是民主社會,既有親中政客企圖顛覆台灣合法政權的行徑,自然也有維護與強化台灣本土政權而被中國認為「台獨」的主張。

總之,台美都應顧全大局,不容為北京所挑撥與分化。鑒於中國迅速擴充軍備,台美的溝通與合作日益重要,有必要考慮建立維護台海和平的熱線機制。台灣執政黨也應該從長遠考慮,在美國名校的學生中,有意識的培養對美國的外交人才與人事網絡,以備未來之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林保華 : 伊戰 左右美大選輸贏
林保華:俄羅斯仍是中國的老大哥
【專欄】林保華:油價飆高的國際「陰謀」
林保華 : 油價飆漲 影響布什選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