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全球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12月1日訊】

**美國第三季經濟成長率3.9%
根據美國商務部所公布的資料顯示,消費者購買汽車、傢俱等高單價物品的數量大增,整體消費額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5.1%,比第二季成長3倍,而且第三季企業也增加設備及軟體的投資,企業總投資金額成長13%,使得第三季經濟成長率上升到3.9%,比一個月前所預估的3.7%上升0.2%。

**美11月消費信心指數創9個月新低
美國經濟評議會調查指出,由於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就業前景不明,導致消費者對於未來六個月的樂觀情緒下滑,計畫購買新車、住宅以及家電的人數大幅減少,因此使得美國11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降到90.5,創下九個月以來最低,也低於經濟學家的預估。

**芝加哥11月採購經理指數65.2
根據美國芝加哥全國採購經理協會的報告指出,芝加哥地區的採購經理人指數在10月創下16年來最高的68.5之後,11月降到65.2,但是卻高於經濟學家的預期,由於數字仍然大於50,表示目前製造業依舊呈現溫和成長的力道。

**費城半導體指數調整成分股
美國第四大股票選擇權市場費城證交所,為了反映電腦芯片產業的變化,宣佈將把美商摩托羅拉和美商巨積兩家公司,由半導體指數成分股中剔除,並且納入美商邁威爾公司、德商英飛凌公司,以及從摩托羅拉獨立出去的飛思卡爾公司等3家公司,新調整的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將從12月3日起生效。

**美將對中國與越南蝦課傾銷稅
針對美國養蝦及加工業者指控外國進口蝦,涉及以低於市場價格在美傾銷一案,美國商務部在十一月三十號作出裁決,決定針對中國和越南兩國超過10億美元的進口蝦,分別課徵最高可達113%,以及26%的懲罰性關稅。美國商務部指出,中國的大型出口商,將面臨平均55.2%關稅,而越南大型出口商,將面臨平均4.4%關稅。

**電腦商開始削減芯片庫存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報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全球半導體的庫存量,比前一季上升一倍,達到兩年來的高點,不過,通訊半導體製造商博訊公司的財務長表示,生產電腦芯片客戶,已經開始在削減庫存。博訊公司也受到客戶庫存攀升的影響,本季的銷售預估,將低於市場分析師的預估。

**IIE:美元及人民幣必須重估
美國第二季經常帳赤字創下1662億美元新高,佔美國經濟產值的比重高達5.7%,已經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指出,美元兌換亞洲各國的貨幣,必需再貶值15%,以降低美國經常帳赤字到可以承受的水準,以避免衝擊全球經濟。而中國人民幣兌換美元匯價,必須重估20%左右。報告中並指出,中國、日本以及其他亞洲國家應該中止干預匯市。

**美元貶值英國赴美觀光人數增加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英國旅遊社協會的資料指出,由於美元兌換歐元呈現貶值,使得英國觀光客優先選擇美國作為渡假地點。 據統計,隨著歐元走強,選擇赴美國佛羅里達州旅遊的觀光客從2002年以來增加20%,其他如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與土耳其等歐元區以外的國家,也是旅遊的大熱門。

**迪士尼可能宣布調升現金股利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去年12月迪士尼集團預計今年將配發的現金股利每股21美分,但是因為迪士尼今年獲利有明顯成長,現金流量達到29億美元,而且集團財務長稍早曾經表示,他將建議董事會調升股利,因此迪士尼可能增加配發股利。

**十大電腦製造商三年內三家退場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資料顯示,由於個人電腦的成長逐漸減緩,預計2006年到2008年電腦出貨年增率將僅有5.7%,只有2003年到2005年成長率的一半,而且利潤微薄,所以預估目前全球前十大個人電腦製造商,到2007年將有3家會退出電腦市場。

**福特汽車計畫在斯洛伐克建造變速箱工廠
根據法新社報導,美國汽車大廠福特汽車公司,將與其他公司共同投資5億3千1百萬美元,在斯洛伐克建造一座汽車變速箱的製造工廠,其他相關細節將在12月2日舉行的記者會中說明。

**中國銀監會擴大開放人民幣業務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明康宣布,將從12月1號起,開放昆明、北京、廈門、西安、瀋陽等五個城市,讓外資金融機構經營人民幣業務,外銀可以經營人民幣的城市,將從13個增加到18個。在申請程序上,將優先審批外資銀行的申請案件,同時也放寬盈利條件的限制,申請設立代表處可直接報送銀監會,不需要層層轉報,預計從2005年開始,外資銀行將可以從事代理保險業務。

**中國銀行業壞帳14%短期難解決
根據中國新華社報導,到今年9月底為止,中國主要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是13.37%,從6月底到9月底,中國四大國營銀行的逾期放款總額,高達1兆5千6百萬元人民幣。其中建設銀行的逾放比只有2.14%,是因為早在去年底就獲得225億美元的資金挹注,相較之下,工商銀行6月底的19.2%,今年初農業銀行29%的呆帳比率,就好比天文數字,主要原因都是國營企業申貸的審核太過鬆散浮濫,也沒有建立正確的信用管理觀念所造成。工商銀行表示,如果無法在2006年底之前改善財務結構,整個中國的金融業都會付出代價。標準普爾公司表示,要將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的資本狀況導入正軌,可能要花費中國政府兩千億美元的資金。

**外銀已成為中國銀行業重要支撐
中國銀行業的壞帳問題,短期內無法解決。中國官員表示,外資銀行已經成為中國銀行業的一股重要力量。到十月底為止,總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的62家外資銀行,在中國設立了204家營業機構,資產總額達到5540億元人民幣,約佔中國銀行業資產總額的1.8%,外匯貸款佔有率18%,貸款總餘額2674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只有1.3%。外資銀行不但展示出現代銀行的運作機制和先進的管理方式,並且也透過競爭和合作機制,促進中國的銀行業提高服務水準和深化改革。

**人民銀行:中國通膨壓力仍高
雖然中國政府對宏觀調控表示滿意,不過中國人民銀行的副行長吳曉靈表示,今年的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仍將達到4%。由於油價狂飆以及工資和原物料的漲價,內地的製造業紛紛囤積原料,10月底的原物料庫存大幅增加了32.9%,顯然龐大的通貨膨脹壓力並沒有改善。而貨幣供給指標M2,幾乎是國內生產毛額的兩倍,向下調整的空間很大,這也將促使中國明年繼續緊縮貨幣供給。另一方面,外資不斷湧入,為了籌措資金控制匯市,流通在外的公債總額已經由年初的4236億升高到7612億元人民幣,這也是為了抗拒人民幣升值所付出的代價。

**Google搜尋服務在中國受阻
無疆界記者協會高度關注中國民眾使用Google搜尋服務被阻撓的問題。Google公司在11月30號坦承,中國的用戶比其他國家的用戶更容易在網路搜尋時遭遇問題,但是無法完全解釋問題的原因,也不願評論是否和中國嚴厲的信息檢查和封鎖有關,公司表示將會盡力解決,並對中國境內的愛用者表示歉意。無疆界記者協會懷疑,中國政府僱用網際網路技術人員,曾經在過去10天內干擾中國民眾連接Google首頁,間接顯示出一些當權者對Google推出的簡體字新聞檢索服務的反對立場。

**日澳等國願和東協談判自由貿易
受到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協會簽署協定,期望在2010年建立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的激勵,日本、澳洲、紐西蘭和韓國,同意將從明年開始,和東協的10個成員國展開削減關稅談判。至於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印度則表示,希望在2016年和東協開展自由貿易區。

**日本將贏得西伯利亞油管合約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日本可望打敗中國,贏得興建橫跨西伯利亞,全長4300公里的輸油管合約。由於東西伯利亞油田至少蘊藏200億桶石油,相當於美國的蘊藏量,但是由於興建油管和後續營運的成本高達160億美元,中國只同意部份出資,使得願意投入大筆資金的日本有機會取得這項合約。

**日10月數位相機出貨增逾3成
日本的相機暨影像產品協會表示,日本數位相機製造商的10月出貨總額,比去年同月成長超過三成。包括索尼、佳能、奧林帕斯、尼康、富士以及其他二線廠商在內,當月的出貨總量達到697萬台。由於日本品牌占全球數位相機的產量至少8成,這個數據也格外具有代表性。

**韓國11月出口額創新高
韓國產業資源部公佈,受到汽車和手機出口增加的影響,韓國今年11月份的出口金額達到233億1千萬美元,比去年同月增加了27.8%,連續兩個月刷新出口新高紀錄,也使得五個月以來持續下滑的出口增加率,轉為上升趨勢。相對地,受到原油和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韓國的進口額也連續兩個月突破兩百億美元大關。近期由於韓國民眾的信用卡負債累累,迫使消費者縮減支出,因此韓國的經濟成長必須依賴出口帶動。

**金星飛利浦斥鉅資生產最新LCD
全球第二大的液晶顯示器業者金星飛利浦公司,為了加強在全球的領導地位,計劃在2006年年初投資50億美元,在韓國的坡州興建第七代液晶顯示器工廠,並且計畫在2006年下半年開始量產,供應42吋和47吋液晶電視面板。金星飛利浦公司是韓國金星電子和荷蘭飛利浦在1999年合資成立的公司,雙方各有50%的股份。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十一月一日全球財經要聞
十一月二日全球財經要聞
十一月三日全球財經要聞
十一月四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