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童移居港心臟病風險高

標籤:

【大紀元12月11日報導】(據明報新聞網報導) 兒童成長期由簡樸生活突然搬到大城市「食好住好」,原來會增加成年後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港大研究發現,早年內地移民若於7歲前已移居本港,成年後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危機,分別較土生土長的港人高出1.02倍和0.92倍,若是男性,心臟病危機更高2.17倍,至於在青春期才移居本港的,其患上高血壓的危機亦高0.56倍。

專家解釋,人體自母胎開始至出生,已經按照當時攝取到的營養、食物分量而調校了一套吸收能源的機制,再慢慢成長。若在兒童期經歷飲食和生活條件突變,由從前所吃不多,變作食物種類眾多,甚至再加零食,攝取大量營養和糖分,體內原設的吸收能源機制未能調校適應,身體突然加速增長,從而增加日後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不過,由於現時內地與本港的生活質素拉近,專家相信,內地幼童來港與家人團聚後,身體加速增長構成日後健康風險的問題亦較少,而且身體加速增長亦會帶來身體較強壯、不易受感染、較精靈等「好處」,多做運動、注意飲食巫亦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港大社會醫學系,分析了1995至96年香港心臟病危機因素普遍性研究,成功訪問近6000名25至74歲人士,有關其心血管毛病的資料數據,以及居港移民背景。研究員再額外為556名55-74歲人士進行訪問,以平衡之前6000人中老年人士較少的情。

負責研究的Mary Schooling博士表示,他們分析數據後,再調整受訪者的糖尿病和高血壓家庭病史、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因素、以及居所類別、婚姻狀、吸煙、飲酒和運動習慣等,仍然發現於兒童成長期由內地移居本港的人士,成年後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危機,較土生土長香港人高,而且移居本港年紀愈少,風險愈高。

若少於7歲便移居本港的男性,其患心臟病的危機更較本地出生港男高出2.17倍。港大社會醫學系副教授梁卓偉相信,這是由於兒童期身體突遇營養飲食轉變,形成加速增長現象,而醫學界亦發現,加速增長與成年後患上心臟病有密切關係,加上早年香港與內地生活條件有一段距離,內地小孩上課可能要走半小時路程、運動量亦較多,反觀香港小孩勞動機會則較少。

但梁承認,是項研究其中一個重要的前設,是內地兒童移居本港後,飲食和生活質素均較內地佳,而現時本港與廣東省一帶的生活質素已經拉近,研究未必能應用於現,但仍具一定參考價值。

明報記者 陳佩儀

 

相關新聞
剛動過心臟病手術  千萬別拔牙
牙菌斑可能導致老人罹患吸入性肺炎
中國人權:異議人士劉京生將獲釋
滿腔霹靂火 易得心臟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