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國超限 富蘭克林4基金停售

標籤:

【大紀元12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美惠╱台北報導〕富蘭克林投顧上週四主動向金管會證期局申請撤銷4檔基金顧問業務,強調已投資的投資人權益不受影響,待銀行銷售端完成停售作業後,將不再接受新投資人申購。其他外商投顧業者呼籲主管機關放寬相關規定,中國市場成長潛力不容小覷,海外基金業者很難為了台灣法令犧牲全球投資人報酬前景。

富蘭克林投顧撤銷核備的基金,分別是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富蘭克林坦伯頓開發中國家、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成長、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等4檔股票型基金。

富蘭克林投顧表示,撤銷上述4檔基金顧問服務,與基金下架或是清算不同,原有投資人權益不受影響,可繼續持有、買回或轉換,待接獲證期局撤銷核備函及銀行停售作業完成後,即不再接受新投資人申購。

過去投顧業者不得引介投資中國股市或香港紅籌股、國企股的海外基金,但經過業者積極爭取,證期局已於今年5月底開放,不過條件依然嚴格,海外基金直接投資中國A、B股持股比重低於0.4%、投資香港紅籌股及國企股整體持股不高於5%者,投顧才能引進。

但當時也設有但書,證期局與業者達成默契,只要該檔基金不再增加上述地區持股,或是只減不增的話,仍可繼續在台銷售。

投顧業者透露,有些業者目前完全符合法令規範,不過多數業者抱持觀望態度,但也有如景順、富蘭克林投顧等業者,遵守法規先後主動撤銷不符基金的顧問業務,不再接受台灣投資人申購。

外商投顧業者直言,海外基金涉及全球或區域性策略佈局,投資人遍及全球,國際性基金業者不太可能為了台灣法令規範,犧牲全球投資人在中國市場獲取報酬的前景。

業者也說,限制投資比重只會壓縮基金經理人的策略彈性,也會喪失好的投資機會,證期局今年5月開放的條件,跟開放前相差無幾,期盼政策能有轉圜餘地,與國際接軌,否則「輸家很可能只有台灣投資人」。

相關新聞
油價飆漲影響經濟發展 專家:仍需後續觀察
孟廣瑞再訪富蘭克林老人中心拜票
投資專家:建議全球佈局分散投資風險
亞洲貨幣升值預期吸引外資流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