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發明紙張 始用於雜用而非書寫

標籤:

【大紀元12月1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九日電)陝西省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林川最近研究認定,中國最原始的紙張是用於雜用而非書寫。

新華社引述林川說,現在公認在蔡倫造紙之前已經發明了紙,西漢時代獲得了最初的麻纖維紙,但早期的麻紙還不具備承受書寫的功用,這可以從直到漢代只有帛書而沒有布書的史實來印證。這是因為在麻布上寫字,墨水會在布面上洇開造成字跡模糊、不成字形,盡管麻布比縑帛價廉易得。直到後世剋服了麻紙洇墨的致命弱點,紙才成為中國文字記錄的主要材料。

林川認為,做包裝材料是早期紙的一種重要用途。「漢書﹒趙皇后傳」中所提的「裡藥二杖赫蹄」,即是把小幅薄紙用於包裝的例子。用布塊、植物葉子(如桐葉、荷葉、芭蕉葉等)一類材料來包零散物品,顯然沒有紙方便。紙出現後在包裝方面的用途及給社會生活帶來的方便,導致了社會對紙的需求。西安灞橋紙出土的狀態,即是作為銅鏡的包裝墊襯。

同時,漢代紙還有基於衛生作用產生的社會需求,這方面的事不登大雅之堂,因而不記錄於史籍資料,在出土的文物裡也不會找到。很顯然,一旦發現了早期紙具有衛生作用,起碼在社會上層階級對紙的消費會有大量需求,甚至紙會成為上層社會家庭裡的生活必需品。

有了這些大量的、持續不斷的消耗性消費,社會對早期的紙就有明確的需求,從而使蔡倫之前的紙的生產已經能夠獲得經濟收益,促使造紙技術從孕育它的麻紡織纖維處理技術裡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新行業。

相關新聞
美擬商業航空長程策略計畫  推出空中計程車
科學成就:火星有水居首哈比人居次
丟失亞洲航空訂單  波音公司將主攻廉價航空
「大海航行靠舵手」詞作者 一句話被打右派二十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