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葉俊榮:憲改重點應納入全盤檢視基本國策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永昌台北二十四日電)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委葉俊榮今天在總統府國父紀念月會專題報告時指出,當前政府體制和權力部門互動邏輯的重新思考、人權保障清單與落實機制的研議,以及國民經濟與社會文化等基本國策的全盤檢視,都應該納入這一波憲改重點。

中樞慶祝行憲暨國父紀念月會上午舉行,陳總統、副總統呂秀蓮和行政院長游錫(方方土)等人參加,立法院長王金平則未出席,葉俊榮報告「從全球憲法變遷的趨勢看台灣憲政改造的定位」。

葉俊榮強調,台灣進行的憲政改造,絕不是孤立的個案,而是全球憲政主義發展的重要環節,各國憲法的變遷方式非常多元化,可以歸納四個模式即一次直接制憲、一次大幅修憲、多次漸進修憲和漸進階段式制憲。第三種方式中,台灣是最典型的實踐者,既然一次修憲無法完全解決問題,最後只好像綁香腸一般,一次又一次接續修憲。

葉俊榮說,傳統以為只有制憲可能採取公民複決,但最新一波憲政改造脈絡已有突破,有些國家即使修憲也會採行公民複決。有些國家例如匈牙利,以修憲方式更改國名。
他說,台灣在一九九零年代的憲改,忽略全球憲政 改造脈絡中重視程序、民眾參與、人權保障和憲法治理 的面向,殊為可惜。新憲法運動與過去不同,至少應該有三個新意即新時點、新程序和新範疇。展望將來的憲改工程,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憲法時刻。

葉俊榮指出,陳總統提出憲改時點是希望在公元兩千零六年完成、並在兩千零八年實施,就是新憲法實施時,陳總統任期也將屆滿。至於新程序,一個朝向民主深化的憲改程序,應該包括大規模的公眾討論和民眾教育,舉行公民會議值得參考,政府可以透過憲改網站設立,全天候接受民眾的意見。

葉俊榮強調,台灣需要一部能深化民主、增進效能 與凝聚認同的憲法,更需要一個能深化民主、增進效能與凝聚認同的全新憲改程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