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 年關近小心失財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二十八日電)年關將近,詐騙集團日益猖獗;財政部特別歸納出近年來12種常見詐騙方式,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以免血汗錢一夕成空。

財政部指出,坊間詐騙手法可說是日新月異,但歸納結果,大多是將受害人引領到自動提款機匯款,有些被害人則會被騙到金融機構櫃檯匯款,不然就是騙受害人撥打價格昂貴的電話。

目前大致可歸納出12種最常見的詐騙方式,包括退稅詐財:歹徒通常假冒國稅局人員,電話通知納稅人有所得稅等稅捐可退稅,要求納稅人至自動櫃員機依照指示操作領取或查詢退稅款,事實上是利用提款機將存款轉到歹徒帳戶。

刮刮樂、抽獎詐財:郵寄抽獎中獎彩券,讓收件者以為中大獎,接著匯給歹徒中獎稅金、入會費、保證金等等。

各式費用、公函與存證信函詐財:謊稱健保局退健保費、電信局退電話費或電力公司退電費,或通知有郵局信件未領。另外,寄存證信函及法院通知,指被害人欠債未還,限期匯款到指定帳戶等。

手機簡訊詐財也相當常見:內容包含傳簡訊向被害人聲稱中大獎,要與被害人「帳戶連線以匯入獎金」,其實是操作匯出款手續。也有傳簡訊通知民眾金融卡、現金卡資料外洩,請民眾提供姓名及手機號碼進行資料更新;或簡訊通知確認是否在百貨公司消費,讓民眾誤以為信用卡被盜刷而撥打簡訊上的電話詢問,進而詐財。

網路詐財:主要在拍賣網站、報紙或雜誌登廣告,詐稱可超低價購物,騙被害人進行匯款。還有網路遊戲寶物詐財,在網路聊天室誘騙被害人遊戲寶物帳號,竊得寶物出售,或佯稱賣寶物詐財等等。

求職詐財:主要是登廣告表示要徵才,實則騙取應徵者報名費,或刊登廣告徵家庭代工,要被害人匯款買工具或建立帳戶連線以便匯工資,其實是匯款進入歹徒帳戶。

信用貸款詐財:主要冒充銀行辦理信用貸款,騙被害人匯代辦費、財力證明等。

金融資料詐財:以客戶金融資料洩露為由,請當事人更正,並稱如被詐領,可獲全額補助,並要民眾到提款機查詢餘額進而詐財。

老人年金詐財:假冒社會局人員,以電話通知領取老人年金,要求帶手機利用提款機開辦網路銀行,而所謂依指示方式操作領取或查詢年金,就是利用提款機將存款轉到歹徒帳戶。

色情廣告詐財:歹徒刊登色情小廣告指以提款機轉帳二千元即可共度春宵,等到受害人打電話到所謂「金控中心」詢問,就開始套取轉帳密碼及個人資料,或以語音轉帳方式連續詐騙錢財。

市場調查詐財:假冒市調人員請求作問卷調查,然後以贈送禮券方式感謝受訪人配合,事後再通知受訪人中獎,請受訪人至某處領取獎品,進而詐財。

醫療詐財:謊稱某名人患不治之症,使用某健康食品、藥物、器材、生物科技等痊癒來詐騙錢財。

財政部提醒民眾,提款機只能將錢轉出,不能將錢轉入。若接到可疑通知,千萬不要撥打通知單或歹徒口中提供的查詢號碼,應自行撥打到警察機關、稅捐稽徵機關或金融機構確認,才能自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