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為世界留一方心靈的淨土

----我認識的鋼琴家陳瑞斌先生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惠捷報導)2003年的夏天﹐因為新唐人電視臺的拍攝任務﹐我在新澤西州陳先生和當地鋼琴教師舉辦的大師班上第一次見到他。第一印象是這位音樂家不善言談﹐但對每個孩子都很和善和認真。作為一個古典音樂的樂迷﹐我感到他對每一位作曲家的樂曲的感受都遠遠超出對樂理技巧和旋律的表面的詮釋。我發覺自己逐漸地被帶入他借助肢體語言所表達出的對音樂內在情感的深刻理解之中。當他告訴孩子們停止彈奏﹐讓自己平靜下來﹐去感受人物內心的呼應時﹐他把手攏在嘴上﹐仿彿一個迷失了的獵人在對着森林呼喚﹐‘歐。。。伊。。。’我竟似乎聽見回音在寂靜無聲的遠方飄蕩。我十分詫異﹐他表現和傳達出的完整的信息﹐令人感到對于一個真正的音樂家﹐也許語言並不那麼重要。

夏末時節﹐舊金山灣區傳來消息﹐陳先生將在北加州聖荷西大學奉獻他的第二場演出。說是“奉獻”﹐源自當地<<世界日報>>﹑<<大紀元>>等各大報紙上刊載的消息﹕陳先生本次是為灣區特殊(智障)兒童家庭義務演出。臨開演時﹐音樂廳爆滿﹐近400人買不到票。


灣區的朋友告訴我們說﹐無論是在台灣﹐還是在北美﹐只要是為孩子﹐陳先生通常都會義演﹐雖然自己經濟狀況十分拮據﹐但是他還常常捐款給與孩子有關的非盈利組織。

這場演出傾倒灣區﹐令人意外的是在場的所有孩子無論年齡大小﹐都安靜地從頭聽到尾。當地報紙的評論這樣寫道﹕“也許這份愛心,這份投入,也是孩子們從他的演出中所能感受得到的?”

*******************

中秋佳節﹐總部設在紐約的新唐人電視臺﹐邀請陳先生參加在法拉盛喜來登酒店舉辦的中秋晚會。我也是從在這時開始﹐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舞臺下面的陳瑞斌先生。

由于新唐人電視臺是一個非盈利機構﹐大多數員工是為豐富海外華人社區文化而無償奉獻的兼職義工﹐並以勤儉為本。所以我們為陳先生購買的便宜機票從西海岸飛至東海岸須在德克撒斯州中轉。當時恰逢颱風登陸﹐飛機在德克撒斯延誤。我在接機室等候多時﹐心中懊悔不該為節省一﹑兩百美元讓陳先生搭乘中轉航班。我心中暗自計算﹐從舊金山早晨10時起飛﹐現在已是東部時間晚上10時。讓我們請來的晚會嘉賓旅途勞頓十幾個小時﹐實在是不應該。

當我終于在走廊出口看到陳先生時﹐未等我的道歉話出口﹐他竟不停地向我鞠躬﹐滿臉歉意地連聲對我說﹕“真的對不起﹐讓你久等了。”他的真誠讓我感到陳先生是一個極其善良的人。

*******************

我從一個對陳先生個人專訪的電視節目中﹐了解到這位曾獲得過十八項國際鋼琴比賽大獎﹐參加過許多國家城市舉辦的演出的音樂家﹐所到之處﹐從未有機會觀光旅游﹐實際上他只是到過音樂廳而已。因此﹐在紐約中秋節演出之後﹐正是9。11兩周年紀念日。我決定帶陳先生到紐約看一看。


在原姊妹大廈重建的工地旁﹐傍晚的余輝映在許許多多下班後自動聚集在這裡的人們的臉上﹐深紅色的﹑凝脂似的最後一道晚霞撒在人們的肩上﹑背上。我跟着陳先生在人群中走着﹐我感到他的沉默。在地上散落着無數的鮮花。我偶一回頭時﹐看到陳先生正蹲在一片白色的紙花旁﹐默默地注視着中間那些圍繞起來的死難者的照片。他臉上凝重的表情使我又一次感受到這位藝術家真誠的內心世界。

離開姊妹大廈﹐我們坐船去看自由女神。當船行駛在海灣裡時﹐陳先生扶着船欄高興的說﹐“真是太謝謝你了﹐我還從沒有過這樣的機會。。。”

我無法想象﹐對一個承擔着各方面諸多壓力﹐千里迢迢趕來為新唐人電視臺義務演出的優秀的鋼琴家﹐我們無法用物質報酬回餽他的奉獻﹐僅僅為盡一點心意而為的舉手之勞﹐他會有這樣真摯的感激之情。

我記得一個同是畢業于奧地利著名音樂學院的鋼琴家這樣告訴我﹐“有很多出色的有名的音樂家﹐你會去看一場他的表演﹐也就如此。但是﹐陳先生的演出會﹐我是看過一次﹐還會再去﹐因為他的音樂讓我從內心感到純潔的美的享受。”

我是個音樂的門外漢﹐可是﹐在我更多地了解了舞台上下的陳先生後﹐讓我若有所悟﹕一個優秀的音樂家﹐一定是非但具有出色的演奏技巧﹐他的內心世界必是真誠善良的。否則﹐那些歷經了遙遠的年代而傳頌至今的古典音樂中所蘊含的超越世俗的美倫美哉﹐造物的神聖與繁榮﹐人之本性的純真純善如何得以承傳于世﹐造福教養與淨化人類的心靈呢﹖

我從內心深處感激陳先生這樣的優秀音樂家為迷失了的世界保留着一方心靈的淨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倒數計時
鋼琴大師陳瑞斌唐裝獻曲全球華人新年晚會
李平曼哈頓演奏「離騷」
鋼琴大師陳瑞斌新春演奏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