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誤拉沙塵爆警報?環保署稱定義不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7日訊】(中廣新聞網 記者彭群弼報導)
原本預報今天台灣再度出現的『沙塵爆』,台灣環保署上午以風向轉變為理由,宣布取消,讓外界一頭霧水。

據了解,學術或氣象觀測上所謂的沙塵爆現象,必須是沙爆或塵爆,導致天空掩蔽,能見度低於於兩百公尺,才能稱之為沙塵爆。

因此,台灣地區幾乎不可能出現嚴格定義下的沙塵爆現象!充其量,只是受到大陸地區沙塵爆的波及,空氣品質變差!

台灣環保署從上週末開始,頻頻透過媒體向民眾提出警告:今年第一波沙塵爆來襲,呼籲民眾避免外出,第一波才剛剛結束,週二上午原本預期第二波沙塵爆又要來襲,台灣環保署卻在上午緊急召開記者會,聲稱沙塵爆已經隨著高壓快速移動,風向轉變,所以沙子不會來了!?

對此,許多人都感到一頭霧水,特別是氣象觀測的人士更是感到不解,據了解,事實上,根據最新的氣象資料卻顯示:高壓沒有快速移動,所謂的風向轉變,預期下半天之後,東北風才會增強,事實上,到中午為止,都沒有增強的跡象!

究竟有沒有沙塵爆,警報是不是拉錯了?

首先,台灣環保署對於『沙塵爆』的警報定義,似乎與學術界或氣象界使用的內容不盡相同,據了解,所謂的沙爆或塵爆,必須地面上的沙塵被強烈的渦流吹起,導致水平能見度低於一公里,沙塵爆的前緣必須有高而寬廣的沙牆,推進速度快,沙牆之前無雲,沙牆之後伴隨積雨雲,偶爾與冷氣團相伴,強烈的沙爆或塵爆,會使天空掩蔽,能見度會進一步降低到兩百公尺以下。

依照這樣的定義,台灣地區根本不可能出現所謂的沙塵爆,不過,台灣仍然有可能在大陸地區出現沙塵爆的影響下,空氣品質惡化,並且從監測資料中,可以觀察到惡化的程度,並對民眾提出警告,不過,對於台灣環保署動輒以沙塵爆來警告民眾的作法,似乎與客觀的科學定義,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其次,據了解,台灣環保署曾經從國外引進一套沙塵爆的數值預報模式,來推測沙塵爆可能的運動方向,知情人士說,從最近兩次的警報發佈可以看得出來,預報系統顯然存在不小的誤差,問題可能出在預報模式對於天氣資訊的掌握不足,也有可能人為的判斷不夠,未來都有改進的空間。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