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台灣辦公投 香港望塵莫及

標籤:

【大紀元2月9日訊】香港民主派的立法會議員梁耀忠二月六日在立法會討論特首董建華的施政報告時,不滿沒有訂出普選和政治改革的時間表,他認為如果政府不相信各項的民意調查,不相信五十萬市民的意見是一致要求政治改革的話,為何不舉行公投呢?中共在香港的喉舌「文匯報」第二天報導這則新聞時用的標題是「梁耀忠想做香港阿扁?」弦外之音是梁耀忠想做總統,梁耀忠想搞「港獨」。

  北京反對香港實行民主找不到合適的理由,要歪曲基本法和「一國兩制」也很辛苦,因此套上「港獨」帽子是最方便和最有效的利器。去年十二月初北京「四大護法」之一的許崇德公開表示香港是否需要修改特首和立法會選舉辦法,能否啟動修改程序,應由中央判斷,若由港人自行決定,即等於讓香港獨立。此話一出,就被香港的「愛國人士」奉為圭臬,常常被祭出來而成為套在香港人頭上的緊箍咒。

  另一「護法」蕭蔚雲則在一月來香港,解釋基本法,反對舉行普選。在解釋民主必須「循序漸進」時說,一九九八年立法會選舉,直選議席有二十四席,二○○四年有三十席,這叫「循序漸進」,那麼要六十席全部普選,得等多少年呢?而一九九七年的特首是四百人選出來的,二○○二年是八百人選出來的,要六百萬市民中的成年人普選特首,需要「循序漸進」多少年呢?蕭蔚雲沒有本事算出來,只是說大概要到二○三七年及二○四七年才可以普選。為了加強他說話的份量,更把鄧小平搬出來說,鄧小平反對一人一票的選舉。亦即他們現在的解釋已經夠「寬大」了。

  中共喉舌還請出苟延殘喘的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他居然說香港人要求的「還政於民」就是英國人的「以華制華」,某些外部勢力從來沒有放棄過把香港變成獨立或半獨立的政治實體,並進而使之成為在「民主」幌子下顛覆中國的基地的妄想。「顛覆」,這又是一頂可怕的帽子。

  靠販賣冒牌巴黎領帶起家的全國政協常委曾憲梓在出席江八點的研討會上更露骨地說:香港某些政治勢力在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和政制發展問題上,與台獨分裂勢力互相呼應,沆瀣一氣,與台灣民進黨共同打出還政於民的旗號,是要加快政改步伐搞普選套取香港政權,把香港變為損害「一國」的獨立或半獨立政治實體。

  如果去年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國安條例得以通過,爭取民主權利都是要命的罪行!香港別再期望有什麼「民主」,因為都是「港獨」的代名詞。但是從周南之流的「階級鬥爭」觀念來看,國安立法是遲早的事。

  二月三日,中聯辦(前香港新華社)舉行盛大酒會,主任高祀仁帶領八個副主任一起亮相,這八個副主任中,有五個是七一大遊行後增加的副主任,「文匯報」的頭條標題是「中聯辦新領導強勢亮相」,看來為了對付香港這些「刁民」,本來應該低調的中聯辦也只能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時期的「人海戰術」了。

  台灣在前總統李登輝的領導下,已經度過香港面對的這些困難。北京想把台灣變成香港的企圖已經失敗,儘管對台灣發射了導彈。陳水扁總統的三二○公投是深化民主、強化主權的重要舉措,避免台灣如同香港那樣墮入中國的大牢籠。只要是熱愛台灣的民眾,愛護民主成果的台灣人民,應該吸取香港的教訓,摒棄任何黨派私利和個人恩怨,珍惜公投,支持公投;重要不在於它的結果而在於它的凸顯人民基本權利的過程。

  歷史給予人們的機會並不多,特別是台灣在強敵企圖吞併之下,機會的稍縱即逝,可能會成為台灣永遠之痛。

(自由時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林保華:中國製造國際壓力 壓迫台灣民主
林保華﹕當家作主的民工向地主資本家追討欠薪
林保華:台海的「底線」在哪裡?
林保華:流行病陰影籠罩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