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曾仁全:探索中國財政的黑洞(1)

農業建設部份

曾仁全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3月10日訊】中國的制度腐敗已滲透到各個角落方方面面,無醫能治無藥可救。經濟領域中的腐敗最為突出,財政狀況是這個制度腐敗最為慘不忍睹的地方,下面,筆者分三個方面進行剖析,此篇解剖的是農業、水利方面「吃財政」的黑洞。

中國的農業就像是個風蝕殘年的老人,弱不禁風,「三農」問題就像是百足之蟲死而不殭,但是,這個制度的官員們為了政權的穩定,為了既得利益不受損傷,實施了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補救辦法。山林人為地被毀,森林被伐,沙化、鹽鹼化、石漠化嚴重,於是出台了一個《退耕還林條例》,在此基礎上成立機構和專班,一班人馬在上面指手劃腳;水土人為的嚴重流失,土地荒漠化嚴重,於是,就出台一個《水土保持法》,又成立一個機構和專班;白螞蟻氾濫,危害建築物及堤壩,各地就出台了〈白蟻防治管理辦法〉出來,再成立一個機構,農業綜合開發本來是農民的事,是市場運作的效能,但多事的政府成立了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效益農業管理辦公室,硬是牽著農民的鼻子走,強迫農民種這種哪,農民豐收了,就成了這些管理部門的功勞,農民種植虧損了,這些形形色色的辦公室屁股一拍不管了。

醫治農業病症自然得用錢,錢從哪裏出?從財政上出!農業、水利的管理給這個制度下的官員玩耍遊戲提供了絕妙的契機,也創造了更有中國特色的新名詞:「退耕還林」、「水土保持」、「水庫遂修」、「干堤加固」、「白蟻防治」、「小水電改造」、「多種經營事業補助」、「防訊通訊」、「農業綜合開發」、「血吸蟲防治」等等五花八門,打著為農業、為農村、為農民的千百種幌子吃財政、啃財政這塊肥肉。

一級一級的針對農業的組織和機構,是「吃財政」「啃財政」的大碩鼠,從中央到地方,打著為農業、為農民的幌子的衙門層出不窮,其組織之嚴密,方法之「得當」,步驟之「穩妥」,操作之規範,程序之合法。下級組織最大的工作責任就是為本地一屆政府、本地一屆當權者向上級組織跑錢跑物跑項目。

首先,縣市級基層機構如「水土保持辦」、「退耕辦」「堤防辦」、「農業綜合辦」、「血防辦」、「水利局」、「農業局」、「畜牧特產局」、「林業局」、「多種經營辦」等部門有專設的要錢機構,他們和鄉鎮、水庫及農場的基層管理機構「密切配合」,製作出一處處險庫、一處處險堤、一處處血吸蟲區域、一處處山土流失、一處處土地沙漠化、一處處白蟻災區、一處處路不通水不通的「老區」(老革命根據地)、「蘇區」、「白區」,把農民的困難、農村的落後寫成一個一個的報告,御用文人大大地派上用場,寫的報告作的總結摧人淚下,感人肺腑,將農業的困境、農民的慘狀描繪的驚天地泣鬼神,然後再將要錢的報告經由所長、主任、副局長、局長直至縣長簽字,蓋上一個又一個的大紅章。

第二步是開始「跑錢」,這由一批精幹得力的隊伍組成,跑錢的方法主要分兩種,第一種是「用錢跑錢」,就是拿錢出來一級一級、一個關卡一個關卡的賄賂,在跑錢的過程中,逢山開道逢水架橋一往無前,直到將一筆錢跑回來為止,投入的錢財也許是跑回來的錢財的一半或者說一半不到。花上百來萬元錢,也許只能跑回來二百萬元甚至不到二百萬元,但「撿一個總比丟一個好」。第二種是動用「關係戶」跑錢,一切與省市及中央握著權柄的上層官員的同學關係、戰友關係、師生關係、情人關係、親戚連親戚的關係都要大加利用,這樣的「人材」都會成為地方政府官員的座上賓,即使是流氓、地痞、無賴、白癡都會當著無價之寶大加利用和「開發」,只要到地區、到省裡、到中央能夠跑到錢跑到物跑到項目都會得到「分成」,地方政府都會當神仙般的供養起來,解決商品糧問題、解決工作問題,解決子女就業問題,解決多年沒有解決的夫婦分居問題,解決住房問題。

第三步是「花錢」。跑回來的錢自然得花,而且是一級一級地雁過拔毛,到了基層也就所剩無幾了。打著「退耕還林」、「水土保持」「水庫補漏」、「堤壩加固」跑回來的錢都會按「程序」、按「步驟」用出去,有困難的農村,有險情的水庫,有白蟻築巢的堤壩、有血吸蟲的災民得不到實際下撥款的一個零頭。在資金運作過程中,一級一級的官員們花的方法都很巧妙,帳目處理都做的天衣無縫,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也就幾個人知道而已。但這中間不乏有少數露了餡兒的倒霉者。

據CCTV焦點訪談報導,1999年,長江水利委員會劃撥給荊州市長江河道管理局洪湖分局3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長江界牌河段的除險加固。然而,審計署駐武漢特派員辦事處在審計中發現,這項工程被一幫人用了六萬六千元就「完成了」。荊州市長江河道管理局洪湖分局拿到項目後,長江水利委員會界牌工程代表處主任、長江水利委員會界牌工程幹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工程管理局財務科科長、荊州市長江河道管理局洪湖分局副局長等人為了將項目資金私分,裡應外合,製造了一個子虛烏有的五假工程。先是用洪湖市長江河道工程有限公司的名義與洪湖分局簽訂了一個虛假的施工合同,將工程攬下來。然後,局長、科長等人以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九嶺山採石廠的名義,炮製虛假的石料供貨合同。接下來,他們又用兩萬塊錢換來了一份假的監理報告。當驗收組驗收時,他們又給了每人600元,總共6600塊錢就搞定了驗收組的每一位專家、領導。 2002年8月,為了應付審計署駐武漢派員辦事處的審計,局長、科長等人給湖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4萬元,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就為局長、科長等人憑空繪製了虛假的施工圖,並將出圖日期整整提前了三年多。這樣,總共66600塊錢就算完成了國家投資300萬元的界牌工程。國家用於防洪的專項資金就成了局長、處長、科長等人的囊中之物。

2001年底,黑龍江省樺川縣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並且「申請」到了扶貧開發資金。2003年年初,768萬多元的扶貧款順利地劃撥到了樺川縣扶貧辦,其中,有450萬元要按指標分配到戶。為了防止「挪做它用」,樺川縣扶貧辦決定大搞「生豬生產」,用錢買幾頭豬分給農民。結果裁留了佔半數的資金。

這些問題這些現象已是司空見慣不勝枚舉,中國財政就是靠這些官員打著各種幌子採取無空不入的各種手段、各種伎倆騙到手後而中飽私囊了,這些吃「還耕」、吃「水土保持」、吃「水庫遂修」、吃「農業綜合開發」、吃「白蟻防治」、吃「血防滅螺」、吃「扶貧」的機構及地方政府,已將「社會主義金字塔」啃的只剩下一個空殼了,水土繼續的流失,耕地仍然沙漠化、鹽鹼化、石漠化,險庫險堤永遠是一個一個的隱患,農村仍然「真窮」,農民仍然「真苦」,農業仍然「真危險」!財政的黑洞裡面,永遠是各級官員們的逍遙洞、聚寶洞、淫樂洞、發財洞。一級一級的官員在這個沒有監督制約的制度裡如魚得水,只要給他一個權力,他們可以厚顏無恥地撒下一個一個的彌天大謊,可以偷天換日地將用於改造大自然、改善民眾疾苦的錢財大筆大筆地或用於吃喝玩樂嫖、或裝進自己兜兒裡,揮霍一空。

2004年3月8日於廣州
大紀元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曾仁全:金融風暴的負擔轉嫁 朱鎔基政策敗筆之二
曾仁全:弱者的吶喊一直是脆弱的
曾仁全:國企改革 朱鎔基政策敗筆之三
曾仁全:杜案是檢驗胡溫執政理念試金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