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选民的迷思

刘孟奇  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助理教授

标签:

【大纪元3月17日讯】在选举当中,媒体上经常出现“中间选民”这个名词。到底谁是中间选民?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不过应该可以说,社会对于中间选民的一般印象就是,不特别偏向某一个政党或政治立场。或者说,“保持中立”的选民,就是中间选民。

为什么在选举当中,很多人或媒体喜欢宣称自己代表中间选民?我的观察是,宣称自己代表中间选民,好像可以让自己的发言更具份量。特别是当媒体提到中间选民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似乎具有道德性与理想性的词汇,譬如说:不偏不倚、客观理性。除此之外,有些人认为,中间选民就是迟迟不表态的那群选民,所以谁能够在最后赢得中间选民的青睐,就能在势均力敌的选举中脱颖而出;因此,以中间选民的身份发言,可以对社会有更大的影响力。

这些说法其实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不表态的选民不见得就是所谓的中间选民,而可能是不关心政治结果的选民。其次,如果中间选民的性格就是所谓的“不偏不倚、客观理性”,那么,他们对于政治、社会的发展方向与结果,恐怕就没有什么影响力。

为什么?因为所谓的“不偏不倚”,很容易被简化为“各打五十大板”。不管候选人如何试图在边际上调整政策,争取更多的支持,都会被坚持不表态、难以取悦的“中间选民代言人”以负面的方式检视,吹毛求疵地加以批评。候选人很快就会发现,调整政策讨好这些中间选民代言人的边际效果接近零。既然如此,还不如针对立场鲜明的选民,提出能明确打动他们的主张。这就是越到选举后期,这些中间选民代言人会越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所谓的“客观理性”常被诠释为“没有预设立场”,这与经济学上的“理性”定义很不一样,后者所指的是“在选择上具有一致性、不会颠三倒四”。绝大部分的公共议题都牵涉到机会成本,需要选择;要选择,当然要有立场,才能决定效益与机会成本孰轻孰重。

人必须具有明确的价值观,才能做出前后一致的选择。一群选民的选择如果没有一致性,自相矛盾,让候选人无从遵循,就难以对政策有实质影响。如果选民不想做出有一致性的取舍——既要对社会福利大幅加码,又要财政收支四年平衡;既要课富人税、取消租税优惠,又要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既不增税,又不举债,又要大幅增加公共建设;既要人人有大学念,又要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念国立大学——那么候选人自然只有大开芭乐票,到头来,中间选民自诩的“客观理性”,换来的将只是一堆既不合理,又无法实现的空洞承诺。──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湾纪念二二八事件 蓝绿明晚造势
民调差距缩小 蓝军将打财经牌争取中间选民
扁说反扁大游行基本上是在反对他一人
蓝军:313游行促使中间选民站出来 有助选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