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香港媒體觀大選 讚譽台灣高度民主化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趙彥台北二十日電)台灣二○○四年總統大選今晚達到最高潮,來台觀察選情的香港媒體主管接受訪問時都一致表示,台灣歷經多次選舉,民主程度更趨成熟,縱然過程中有些許爭議,終究無法抹滅台灣高度民主化的成就。

香港「開放雜誌」社總編輯金鐘表示,台灣迄今已經歷過三次總統大選,表面上看,這次大選的熱情似乎不如以往滿街旗海的激情景象,但無損民主制度的本質。

他說,這次大選雖不時見到候選人相互攻防,但是任何國家要邁向民主化,都必須經過摸索和嘗試階段,絕非一蹴可幾。

他指出,許多人對美國的民主制度予以高度評價,但若回溯美國的民主歷程,卻也可見到並非一路坦途,甚至曾發生黑、白族群的嚴重衝突,顯見成熟的民主化需要時間。

金鐘認為,台灣有些知識份子不滿意當前的民主現況,把民主制度想像得太過完美,進而苛責台灣的民主化,這是不公平的,即使候選人相互攻擊也未必全是負面效應,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具有監督、促進政治清明的效益。

他說,台灣民眾一再透過選舉使台灣的民主制度更趨完善,顯示民主制度在台灣已經根深蒂固,縱然還有不夠完美之處,但可以逐步改善。

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認為,台灣是亞洲除日本以外,第二個民主化最高者,即使十九日發生陳總統遭到槍擊事件,部分選民雖然情緒高漲但不混亂,展現選民理性的一面,民主程度之高由此可見。

成報執行總編輯魏承思說,由投票率可見選民的熱情,這也是民主轉型更趨成熟的現象,只不過競選活動火藥味稍重,候選人本身的政策面較少,選民的情緒又隨著候選人起落,感性發洩的情況猶待轉變。

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高級副總裁關偉形容,這次大選歷經陳總統遭槍擊案,選民冷靜平和面對,顯示已充分具備民主國家要素。香港經濟日報主筆雷建威認為,整體而言,台灣民主化成果是不容抹殺的,儘管許多選民仍然不是以候選人的政見來分析利弊,反而受到地緣、人際、族群等因素影響。他對台灣民主有更大幅度地提昇,發揮更好的民主精神,仍充滿期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