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從台灣總統選舉看主體意識的增長

林保華

標籤:

【大紀元3月25日訊】台灣總統選舉,雖然在扁呂險胜後又出現藍營不承認選舉結果的訴訟,但是這個訴訟要導致選舉結果因為做票而翻盤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選舉工作人員藍綠都有,而且參与的工作人員以公教人員為主,他們在政治取態上多比較傾向泛藍,自然不會容許有利於綠營的做票事件發生。但是不論如何,這場選舉中台灣意識的增長不可低估。

由於美國网路經濟泡沫化導致全球經濟的不景,拖累了台灣的經濟,加上政党輪替後第一次執政的民進党缺乏經驗和人才,以及執政党政治人物律己不嚴以及誠信受損等原因,扁呂配的民調長期低於連宋,特別是國親剛剛合作之時。綠營气勢開始上升,是在九月和十月提出正名与公投制憲之後,這是對台灣主體意識的認同。在這個情況之下,藍營也放棄反對公投与制憲的立場,不但利用它在立法院的多數通過國親版本的公投法案,而且也提出了修憲三部曲。國民党本土派代表人物,連宋競選總部主委王金平更把台獨列為未來台灣前途的選項之一。這些足以說明台灣本土意識增長的重要標志。

在行政院提出公投的兩項議題後,親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先表態拒領公投票,為了避免國親出現分歧,連戰在候選人的辯論中被迫也表示會拒領,但是王金平則持不同態度。在投票那天,王金平公開領取公投票,并且表示他在行使民主的權利,而馬英九則拒絕表示他是否領取公投票,顯然他不想得罪連宋,又不想得罪党內的本土派。看來馬英九的做法比連宋理智。

到綠營主辦二二八“手牽手,護台灣”以後,支持率大幅上升。原因是主題很明确,就是手護台灣本土,目標則是對岸的中共當局,因為中共以武力威脅台灣的安全,踐踏台灣的主權。二二八從訴諸悲情,轉變成為全民發聲向中共討公道,并且以嘉年華會的形式表現出來,顯示“台灣共同體”在形成中。

三月十九日的槍擊案,雖然出現選票從藍變綠或從綠變藍的變化,但是根据民調所顯示的,藍變綠多過綠變藍,或者使本來不投票的選民也出來投票,并且多是投給綠營。這种轉變,除了是同情心之外,就是對本土意識的認同,不但對槍擊總統候選人的不滿,也是對槍擊本土總統的不滿。而藍營陳文茜沒有根据的陰謀論,對選票的轉移火上加油,所以連馬英九也不敢認同。

在選舉結果揭曉之後,連宋提出不承認選舉結果,并且鼓動民眾上街,在高雄市和台中市,親民党立委還帶頭沖擊司法部門,但是王金平与馬英九都顯示出不那麼認同這种做法的態度。國民党本土派也擔心會因此而失去未來立委選舉的選票。目前藍綠雙方似乎空前對立,但是只要事件揭曉,到底是民進党為了胜選而做票,還是連宋自己不服輸而把國親兩党的政治生命當作爭取自己權力的賭注,最終都會以一方誠信的徹底破產而換來台灣民眾的大團結。台灣各界人士都應該努力爭取把坏事變為好事,把分裂變為團結。

台灣主體意識的增長,也為國際輿論所認同,只有中共把頭埋在沙堆里。如果中共不能轉變自己的思維,永遠和民眾對立,那只能越來越脫离現實,最終為歷史所拋棄。

(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林保華:胡錦濤訪法 有求必應
【專欄】林保華:江澤民還能「挺」多久﹖
林保華:廣東媒體面臨風暴?
林保華:台灣辦公投 香港望塵莫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