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低氧死亡區 生態頭號殺手

標籤:

【大紀元3月30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綜合二十九日外電報導〕聯合國環境計畫署(UNEP)的專家二十九日在二○○三年「全球環境展望年鑑」中警告說,海洋裡氧氣量稀薄的「死亡區」堪稱魚類與植物的墳墓,此一問題乃是地球新興環境挑戰名單中的頭號威脅。

  在南韓濟州舉行的第八屆全球環境部長高峰會的開幕式中,UNEP發表「全球環境展望年鑑」。這份年鑑指出,「死亡區」的範圍持續擴散,過去十年來已增加一倍,對魚種構成的威脅實不亞於過度捕撈。

  對數以億計仰賴海洋維生的漁民,以及更多以魚類和海鮮為主食的人們而言,此一問題確實嚴重。在這些缺氧的海洋「死亡區」中,有些面積相對較小,不到一平方公里,有些則幅員廣大,超過七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愛爾蘭的面積。UNEP對來自一百多國的環境部長與專家表示,污染是導致「死亡區」擴大罪魁禍首,特別是對於氮肥的濫用。

  根據UNEP的資料,已知的「死亡區」數目自一九九○年以來已增加一倍,達到近一百五十個。「死亡區」長久以來對墨西哥灣與乞沙比克灣構成危害,但現在更延伸到其他的海域,諸如波羅的海、黑海、亞得里亞海、泰國灣與黃海,而且還在其他地區發展,像南美洲、日本、澳洲與紐西蘭等地的外海也都有「死亡區」的蹤跡。

  聯合國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十七%的動物蛋白質來自於魚類,但這方面的供給現在至少因兩項因素而岌岌可危,包括最近數十年來的過度捕魚以及目前「死亡區」擴大所帶來的挑戰。

  在一九六○年代就有人發現海域低氧區擴大的問題,而此一問題與農業過度使用肥料有關。由於肥料的主要成份是氮,氮雖然在陸地上會促進植物生長,但當它隨著河水與雨水流入海中,就會導致藻類大量生長。而當藻類沉入海底並腐化分解時,就會吸走所有的氧氣,讓其他海洋生物窒息。此外,汽車與電廠所排放的化石燃料廢棄物也會增加海洋中的氮含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菊島海鮮節六月盛大推出
怎樣讓孩子愛上閱讀 ?
太陽系新發現天體不足以稱為行星
美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最邊緣小行星塞德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