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造魚將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傷害

人氣 215
標籤:

【大紀元3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季民編譯報導)根據普渡大學研究團隊發現,為促進人類消費而進行基因改造的動物,當釋放回野外時,會造成該物種的滅絕。

生物學家瑞克霍華德和他的同事已經發現,將新的基因刻意植入魚的染色體內以促進魚的生長時,這些基因改造魚會長得更大並且更能成功吸引異性,但牠們生下的後代,卻較無法順利存活到成魚。如果這是真的,則經過幾個世代後,該物種數量不但會減少,甚至有可能完全消失。

普渡大學生物科學教授霍華德說,「雖然改造動物基因在短期內對人類有好處,但若不夠小心,可能對自然環境造成悲慘後果。」

這項研究為霍華德與動物科學院的威廉謬爾,以及森林與自然資源學院的安德魯德伍迪所進行,並於今年二月十七日發表在國家科學會網站。霍華德和謬爾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曾發表過相關文章,指出體形較大的動物有交配上的優勢,但當時並沒有將交配優勢與基因改造聯繫起來。

基因改造生物(簡稱GMOs或基因轉殖)最受人議論的,就是可否安全地食用。當GMOs於一九九六年首次使用在商業用途時,許多農作物,像是玉米和大豆,從自然生長的方式改變為大量與高利潤地生產。

「當所有關於基因改造食物的顧慮,都在於對人類是否安全的時候,自然環境似乎被忽略了。」霍華德說。「許多實驗室正在研究GMOs可否供人類安全食用,但據我所知,我們是唯一一個在研究GMOs對地球是否安全。」

霍華德發現,當自然生長公魚的下一代有一百隻可以存活到成魚,基因轉殖公魚的下一代只有七十隻可以存活到成魚。

「當一族群被少數基因改造個體侵入後,該族群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基因轉殖,但如此一來,該族群的數量也將越來越小,我們稱它為『特洛伊基因效應』。」

「如果GMOs以及『特洛伊基因』竄入野外,類似的效應將會不斷發生。」特洛伊基因效應會在世代中繼續繁殖,而最終毀滅此一族群。但霍華德提醒道,團隊研究是以電腦模型和實驗室設定下所發生的魚交配行為觀察為基礎,而非在自然環境中,因此這個結論不應在被當成絕對真理。

資料來源:http://news.uns.purdue.edu/UNS/html4ever/2004/040223.Howard.transgenic.html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SARS病毒的分子演化
國際環保組織抨擊基改食品益處未獲驗證
基因改造食品國際會議今起舉行各國呈現激辯
中國確認轉基因農作物安全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