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分析師置疑中國國家發展科學理論

標籤:

【大紀元3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智謙編譯報導)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資深中國問題分析師林和立近日撰文﹐對上任15個月的胡錦濤與總理溫家寶的國家發展科學理論提出置疑。胡溫二人將他們政權的聲望寄託於這個全新的“科學發展”概念的成敗基礎之上。

據香港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消息報導,當溫家寶週末在中共中央黨校發表演說時,全新的方法指”廣泛的、協調的與持久性經濟及社會發展”與”心懷人類的發展”。

所謂國家發展的科學理論與胡溫去年十月在中央委員會揭示的著名口號“五個統籌“關係密切。這些口號宣稱可以幫助統籌許多制度,諸如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特別是被視為“人民總理“的溫家寶一再重申,北京政府必須保障九億農民與都市下崗群眾等弱勢團體,不要在國家現代化的過程中讓這些群眾有被遺棄的感覺。科學發展的關鍵想法便是讓中部與西部農業省分的村莊有機會縮短與沿海城市的差距。

曾慶紅在上週中共中央黨校上的演說中批評有人被國內生產總值的成長迷惑。曾慶紅主張要使用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來看待經濟成長與國家發展進步。也就是說,計算中國財富總值時,必須要將一些”軟件元素”(像是教育程度、群眾健康情況與守法觀念)看成跟產能增加、出口成長同等重要。

在評估這些新的現代化方法前,要注意胡溫的政策方向是為了要修正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與前總理朱鎔基的錯誤。首先,與上海關係密切的江朱二人將太多的資源與注意力投資在沿海地區;再者,因為舊領導班底內幾乎沒有人替中國農民、農業講話,廣大農民與西部落後地區只能聽到一些敷衍應付的空談。在去年臨退休前,平常驕傲慣了的朱鎔基一反常態地承認他最大的錯誤是枉顧農民利益。

而胡溫政權在國家發展議題上找到了新寵,像教育、群眾健康與環境保護等等,新政權在去年的薩斯病與禽流感流行期間也雷厲風行地整頓了一番。但是大問題依舊──中共第四代領導人的眼界與計劃到底有多科學?

胡錦濤治國的關鍵在於即使不靠西方多黨的國會民主政治,還是可以讓中共領導階層定出經濟與社會政策。去年中央政治局的會議中,胡錦濤強調貫徹要“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觀察世界、觀察中國、觀察中國共產黨“。胡錦濤也指示在突破理論、制度、科學、技術與文化時,科學精神應該要貫穿這些工作的核心。胡溫班底在推動科學決策的方法之一是借重智囊團與資深學者及專職人員的智能。比如說,在胡錦濤掌權一年後,中央政治局及國務院組織了十二次的研討會,由學者專家詳細報告,範圍包括法律、歷史、農業與科技。學者提供的建議如增加農民收入、減少行政延宕與處分都被採用了。

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中央政治局已經掌握了國家狀況或掌握科學化治國的原則。朱鎔基跟溫家寶兩人都承認,地方層級的核心問題送到北京前都經過習慣性地包裝,方便官員晉升。在嚴密的報紙與網絡監控下,敢大膽告訴北京政府實話的人經常被非法關押,像著名的網絡評論家杜導彬。

有大量的證據顯示在中國實踐科學精神有沈重的政治與意識形態包袱。高層決策與分配資源時經常偏袒有權勢的利益團體,像是解放軍總是能分得中共領導階層的一塊大餅;但是工人跟農民在高層少有代表,中共也不允許他們組織像工會這樣的團體。還有,胡錦濤領導的中央政治局覺得有責任要對前任黨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與江澤民,在經濟及社會發展科學理論上的貢獻歌功頌德一番。因此,溫家寶強調國家發展的科學策略與這三位中共領導人之前所提示的重要觀點一致。

當鄧小平在半資本主義的道路上發展中國經濟時,江澤民與毛澤東對中國經濟貢獻是最曖昧的。毛澤東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個災難;而江澤民自1989年開始,在他掌權的前三、四年中取消了許多鄧小平的改革措施。就像當年五四運動知識分子說的,假如中國不談民主,科學也不會進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赦國際籲調查朱勝文死因和酷刑問題
中文媒體質疑朱勝文自殺死因
傅國涌:“科學發展觀”將帶給我們什麼?
中國農民問題為中共兩會禁忌敏感地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