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回教協會伊朗地震災區賑災身歷險境

標籤:

【大紀元4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十八日專電)伊朗南部巴姆市去年底發生強烈地震,死傷枕藉,中華民國回教協會特別由台北清真大寺教長馬孝棋與教青胡光中前往賑災,未料在當地親身經歷了地動山搖、土崩石落、地底傳出隆隆地鳴的強烈地震情景。

旅居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堡的胡光中,今天自伊朗結束賑災工作返回土耳其後告訴記者說,巴姆市人口約二十萬人,去年底發生芮氏規模六點四大地震,全市普遍為泥磚造的建築物,幾乎全毀,至今未見復原,據當地官員表示,居民死亡人數達六萬人。

地震發生後,中華民國回教協會動員台灣所有回教徒,為災民祈禱、進行募款和義賣,所得近新台幣六十萬元,隨後在四月七日由台北清真大寺教長馬孝棋親自帶到巴姆災區,表達台灣回教徒的關懷與慰問之意,同時由在土耳其從事貿易工作的胡光中率同華人留學生,陪同前往協助發放賑災物資。

據胡光中表示,從十一日至十六日的短短六天裡,志工們開車往來災區、採購和自力包裝等工作,發放了一千戶家庭的救濟品,主要針對災民的需求,救濟品包括兒童文具以及家庭必需的雜糧、茶和清潔用品等,同時也就地震中失去親人的孤兒、寡婦和失學學生進行個案關懷,發放急難救助金。

胡光中表示,在災區期間,天氣逐漸炎熱,災民居住的帳篷,室溫在正午時間高達攝氏四十度左右,走在市區裡也是黃沙漫漫,令人有窒息感覺,而當地一般民生物資仍然匱乏,缺水、缺電,衛生條件極差,災民每週平均只有一次洗澡的機會。

但更嚴重的是,由於災區至今仍餘震頻繁,聯合國已鄭重警告,巴姆仍將會再發生一次強烈地震。

胡光中說,由於當地高溫難耐,台灣賑災小組只好到地勢稍高的巴姆古堡廢墟找風乘涼,未料巧遇地震來襲,只見身旁三層高的古堡泥造圍牆土塊突然往下傾倒,幸被一堵橫桿擋住,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正慶幸之際,突又聽到地底傳來隆隆的地鳴聲響,如同火車駛過,雖然無大礙,但賑災小組人員已是心驚膽跳,從此寢食難安,但仍盡力協助賑災工作。

相關新聞
中國、伊朗、美國和越南是執行死刑最多的國家
伊朗催化伊拉克騷亂美官員說法不一
美國發表文宣譴責伊朗迫害人權
澳洲允許伊拉克難民滯留 遣返伊朗難民遭抨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