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問題急需整體性長期戰略規劃

標籤:

【大紀元4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七日電)中國面臨石油能源供應問題,根據上海社科院剛完成的「二00四年中國國際地位報告」指出,中國石油能源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中東地區突發事件引起的國際油價波動,但也不排除因為其他國家重大衝突造成短期石油供應受阻而波及中國。

上海東方早報報導,中國未來十五年的經濟成長將維持在百分之七以上,原油需求將至少以百分之四左右的速度增加,但是同期中國國內原油產量成長速度難以超過百分之九,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中國原油的生命線將越來越脆弱。

此外,目前中國百分之九十以上進口的石油需要從海上船運,其中九成的海上船運由外輪承擔。一旦遇到戰爭、外交或是其他不可抗拒的風險,中國的石油運輸安全將處於極為被動的局面。

報導強調,原油進口來源地的政治經濟穩定和進口海上通道的安全,更讓中國石油安全問題受到挑戰。中國石油能源面臨的主要問題,不是世界石油資源的短缺或長期供應能力不足,也不是由於政治、軍事衝突而對我國實行石油禁運,而是中東地區突發事件引起的國際油價波動,以及其他國家重大衝突造成的短期石油供應受阻。

從中國原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地分析,二00二年百分之八十以上進口原油來自十個國家,百分之六十以上來自中東和非洲的五個國家。預估未來幾年,中國從中東及非洲地區進口石油的比例將繼續保持較高水準。

由於中東、非洲地區是目前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動蕩的主要地區,局部衝突持續不斷,恐怖事件頻繁發生;而且無論是從中東還是從非洲進口原油,大都採用海上集中運輸,重要的通道麻六甲海峽有安全隱憂,導致石油進口面臨較大的運輸風險。

報導表示,這些情況讓中國的原油運輸受制於人,一旦遇到戰爭、外交或是其他不可抗拒的風險,中國的石油運輸安全將處於極為被動的局面,因此中國政府在石油問題上,應做整體性的長期戰略規劃。

相關新聞
二0一0年中國半數石油可能需靠進口
布什佛州競選 標舉環保鬥士大纛
石油價大漲 全球儲量誇大 麻六甲成中國咽喉
利比亞讚揚美國放寬對其經濟制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