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單親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長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4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季媛哈崗報導)當陷入喪偶或失婚困境的時候,如何使孩子不受家庭危機的影響而健康成長,是一個極為值得關注的話題。3月27日,真愛家庭協會及多加協會聯合舉辦「培育健全的單親孩子」座談會,請「過來人」及專家與大家分享培育兒女之道。

上圖﹕3月27日,真愛家庭協會及多加協會聯合舉辦「培育健全的單親孩子」座談會,單親母親黃麗華(右二)和蘇順美(中),亞裔青少年服務中心主任金曉芳(右一)擔任主講。左一為真愛家庭協會主任蘇文安,左二為多加協會會長何張沛然。(大紀元記者季媛攝)

兩位單親母親黃麗華和蘇順美分別講述了自己獨立把女兒培養成人的經歷。她們的共同體會就是,不要帶著情緒管教孩子,要和孩子交心作朋友。在孩子們的眼中,她們既是親愛的媽媽,又是貼心的朋友。

13年前,黃麗華的先生意外去世,當時女兒只有9歲。儘管作為母親,帶孩子本來就主要是她,但失去了遇事可商量可依靠的丈夫,她感到肩頭的壓力很大,去聽了許多有關教養孩子的講座。

她說,華人比較注重父母的權威,但是過份強調權威,反而不易得到孩子的心。她和孩子是平等的關係,互相學習,「比如我的英文就是從孩子那裏學來的」。

黃麗華認為,孩子心靈上的需要遠大於物質上的需要。很多人以為青少年在Teenager 階段一定會叛逆,其實這個時候出現的問題都是從小積累下來的。如果父母能花時間多和孩子們在一起,注意孩子的言行,一路上慢慢引導他們,孩子們就會在良性環境下,身心健康地成長。

蘇順美是一位離異的單親母親,1992年離婚時,大女兒14歲,小女兒還不到12歲。失婚的第一年,她心裏非常苦悶,充滿怨恨,開車時也胡思亂想,幾乎每兩個月就要吃一張罰單,一連吃了3張罰單後,她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一定要振作起來,先調整好自己,才能帶好孩子。

「孩子在外面交朋友很重要,一個壞朋友就會使孩子變壞」,蘇順美說。但她不是把孩子關在家裏,命令孩子「不准做這個,不准做那個」,而是給孩子們當參謀。她說,女兒跟她無話不講,找男朋友也會先告訴她。現在她的大女兒已經碩士畢業,快要結婚,小女兒也即將畢業了。

亞裔青少年服務中心主任金曉芳表示,喪偶、失婚都是人生中非常困難的經歷,是非常痛苦的過程。她在工作中接觸到一些因單親造成的「問題青少年」,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單親父母的努力,也需要社會的關愛。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威脅國內親屬 美西華人:不懼跨國鎮壓
孩子溺水常無掙扎跡象 如何在黃金期搶救
洛杉磯僑委座談 加強第二代對台灣認同感
加州法案獎勵按時繳租 反對者憂小房東成本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