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既怕官﹐更怕管”的《南方都市報》冤案

林保華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30日訊】 由廣東省當局一手炮制的南方報業集團屬下《南方都市報》冤案日益引起全國民眾﹐特別是知識分子的關注﹐不但是一些高層人士被撤職的問題﹐還面臨司法迫害﹐有的已經被莫須有的罪名判以重刑﹔事關中國媒體在市場化競爭中如何生存﹐以及媒體改革。因此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聯署簽名﹐成為繼不銹鋼劉荻被捕﹑湖北大學生孫志剛被打死﹑哈爾濱寶馬撞車案等等之後的大事件。廣東省委如果處理不當﹐會有翻車的可能。因為南都事件比上述事件更可以引起國際關注﹐因為導致事件的導火線是該報揭露廣東省當局對前年冬天在廣東發生的“非典”﹑也就是SARS的病情的隱瞞而蔓延全世界﹐不但關乎幾百條人命﹐而且是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香港的七一大游行與台灣離心力的增長﹐多少也與它有關。

中國有句俗話叫“不怕官﹐只怕管”﹐在中國一黨專政體制下的中國媒體﹐既怕官﹐更怕管。在媒體走向市場化和媒體工作者良心的驅使下﹐要打破“官”和“管”的桎梏﹐走了曲折漫長的道路。就以報導災變的社會新聞來說﹐以前常常是被隱瞞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就是最典型的事件。“改革開放”後逐步的松綁﹐但是因為重大事件的“人禍”部分涉及官員的政績﹐以及重大死亡人數涉及對官員的處分﹐媒體要取得和發表真實的信息﹐就會爆發同當政者的沖突。

媒體為避免被當政者的迫害﹐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揭發非本地區所發生的事件而不如實報導本地區的事件。事發地區要對媒體進行迫害就要轉個彎才能到自己頭上﹐或上告中宣部﹐由中宣部出馬。例如2001年7月17日廣西南丹錫礦爆炸﹐死亡超過80人﹐當地電視台的報導被封殺﹐後來是外地媒體來得越來越多﹐特別是中央媒體的采訪被阻止引發眾怒﹐“驚動”中央﹐才把真實情況揭露出來。

在這以前的2001年3月6日上午﹐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潭埠鎮芳林村小學因為制造煙花爆炸﹐數十名小學生死亡﹐當局出動大批公安封鎖現場﹐本省記者自然不敢如實報導﹐但是外地記者來了很多﹐特別是鄰近的湖南省﹐廣東的媒體就有比較詳細的報導﹐揭露了許多黑幕。由於新任江西省委書記孟建柱是江澤民的親信﹐剛剛從上海升任江西省委書記﹐估計他動用江澤民的關系﹐而由中宣部指令各省市自治區不得派人去災區采訪。於是就連總理朱鎔基也被隱瞞真相﹐在人大會議上講了不得體的話。

曾被中共整肅多次的廣東媒體《南方周末》﹐它的敢言﹐主要是揭發外地(也包括中央部門)的黑幕﹐因而觸怒中宣部﹐由中宣部多次下令整肅﹐但是廣東省當局則多方保護﹐保護不了就換人。但是由《南方都市報》報導的孫志剛案與非典案﹐不但震動全國﹐而且全世界﹐當事者卻是廣東省自己部門﹐本地官員的憤怒可想而知。特別是衛生部部長張文康與北京市市長孟學農被撤職後﹐輿論矛頭指向剛被調到廣東出任省委書記以及在十六大升任政治局委員的江澤民親信張德江﹐張德江對南都怎麼可能不惱火﹖即使他沒有出面指使鎮壓﹐也會為部下的出手叫好﹐何況他還發出過“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媒體”的廣東最高指示。而由廣州市市長升任市委書記的林樹森對他管不到的香港媒體的粗暴態度﹐也可以看出他對自己管轄范圍內的媒體是可以如何充當“殺手”的。

中宣部這個大閻王殿長期以來對廣東媒體就很不滿﹐現在由廣東自己來整肅地方媒體﹐自是巴不得的事﹐不頒法獎狀已經夠克制了﹐哪裡還能期望它來制止﹖而原來是廣東省省委書記﹑現在主管意識形態的政治局常委李長春﹐面對張德江後台的江澤民﹐怎麼敢插手﹖除非胡錦濤親自指示﹐否則當然做壁上觀。因此最後矛盾還是關系到“江湖”恩怨。

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一些改革官員常常被保守勢力把持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抓住一些似是而非的經濟﹑政治把柄﹐從而“中箭落馬”。現在中國的媒體開始走向市場化﹐也出現類似問題﹐獎金被當作貪污而將當事人判以重刑﹐無非是殺一儆百。中國的新聞改革路途將更加艱辛﹐直接受害者是中國廣大的民眾﹐甚至是世界人民。

目前“非典”又在中國現身﹐幾百人被隔離﹐香港﹑台灣再度成為驚弓之鳥。這次出現疑似病例後﹐因為沒有媒體的揭發和報導﹐當局就可以一手遮天﹐遲遲不發表﹐一直到死了人才匆匆忙忙宣布﹐再向世界衛生組織討救兵。因此更顯示出來南都的迫害事件應該引起國際關注﹐國際新聞團體應該以此向中國施加壓力﹐避免中國成為國際禍害中心。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林保華所作的評論)(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林保華: 牽手護台灣 向世界發聲
林保華:今年人大會議難解之夢
林保華:蔣彥永為六四上書 考驗胡新政江民賊
林保華:香港民主派難跨“民族”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