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片人陳為軍紐約談《好死不如賴活著》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韋實紐約報導)紐約皇後區公共圖書館和多維聯合主辦的介紹第63屆美國廣播電視文化成就獎Peabody獲獎記錄片《好死不如賴活著》放映式和陳為軍與觀眾見面會於5月15日(星期六)下午在法拉盛圖書館舉行。

放映結束後,從武漢前來紐約領Peabody獎的該片獨立製片人兼導演陳為軍現場回答了觀眾提問。

2003年1月,《好死不如賴活著》被美國Sundance電影節的評委會從200多部候選影片中選中並播出。此後美國的HBO、英國廣播公司BBC,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和歐洲的Arte頻道分別買去了此片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和德國的播映權。

《好死不如賴活著》在今年一千一百部參賽影片中脫穎而出,成為第63屆美國廣播電視文化成就獎二十九個得獎影片之一。美國廣播電視文化成就獎(PEABODY)獎項1940年建立,專門獎勵在公共服務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電視台、紀錄片製作人等。

60分鐘的紀錄片,沒有故事,沒有情節,沒有背景音樂,沒有字正腔圓的敘述,沒有宏大的場面,整部影片就是在肅殺的氣氛裡,向觀眾展示一個艾滋病家庭粗礫的日常人生。

記錄片記載了馬深義一家從2001年夏至到2002年新年的生活。馬深義一家五口除了大女兒馬寧寧,其他四口人都有艾滋病。開始時,三個孩子的母親雷妹已經病入膏肓。電影以她一聲「娘啊!」的慘叫開始,馬家的破敗的小屋和院裡的黃土地就是紀錄片的舞台。

不到一歲的馬占槽光著屁股在院子裡爬,他坐在小板凳上,同樣感染了HIV病毒的小姐姐餵他吃麵條。鏡頭一轉,他爬向平板車,把自己拉起來往上望。車裡躺著他瀕死的母親雷妹,她在生命的最後甚至沒有力氣驅走臉上的蒼蠅。

馬占槽總是在吃藥,幾次他伸手去拿吃的,可是爸爸不讓他吃,因為患艾滋病的他一吃東西就拉肚子。

二女兒馬榮對著鏡頭跟著姐姐馬寧寧學唱新年好呀,馬寧寧幫助父親照顧弟妹,把用自己整個身體的重量壓在抽水機上幫父親打水,有空就寫著家庭作業。

馬寧寧在片子的末尾說,她知道艾滋病是一種可怕的傳染病,而且弟弟妹妹都有這種病,她對著鏡頭毫不猶豫地說,我不怕。在被問為什麼不害怕時,她只是低下了頭。

似乎正如馬深義還在新年包著一盆不超過60個,餡是綠色的餃子,把春聯貼在破舊不堪的門上一樣。他似乎用一種生命的本能和中國農民的韌勁在面對自己已知的未來,而非逃避,正如片名所說:好死不如賴活著。

制片人陳為軍利用雙休日,帶著一台小型的數碼攝像機從武漢坐火車到駐馬店,再轉汽車到上蔡縣,從縣城步行5公裡才能到文樓村。他被當地公安抓了三次。每被抓一次,他拍攝的帶子就會被沒收,被公安鎖在縣招待所的一間屋子裡盤問、訓斥、要求寫保證書。每次去不容易,只能躲在馬家的院子裡不出來。

陳為軍在現場回答觀眾的問題,談到了制作的前後和自己的心路歷程。

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會被打動

馬深義的本能比勇氣更多,他把生存的壓力承擔了起來。他瞭解農民的生活狀態。因為我有機緣遇到桂希恩教授,他在進行艾滋病相關的事業,因此我很幸運有機會接觸這個題材。我平常思考生死很多,這個家庭感動了我。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到了村子裡都會被打動,就會受到震撼。
記錄片中家庭的近況

大女兒馬寧寧已經開始有少女的羞澀,不象以前喊我叔叔。二女兒馬榮非常可憐,她想上學也上了一年學,可是現在腿疼,她走到學校連10分鐘都不行,估計活不到新年,男孩馬占槽健康得很。

想讓世界上很多生活比他們好的人看到有人這樣活著

我的拍攝對象和他們的家庭之間十分公開,不是像其他的讓對象走幾遍,然後選最好的鏡頭。我跟拍攝對象公開正大,對當地政府是隱藏。

我拍片子的動機,從最高層次來說,我作為記錄片的導演對生死老弱感興趣。當時我和桂教授到他家庭裡去,被孩子打動了,馬占槽躺在餐桌上,從脖子抽血化驗。那個馬榮和我女兒是同齡人,我於是想把這一切記錄下來,每次看到他們都感覺很辛酸,我想讓世界上很多生活比他們好的人看到有人這樣活著。

感到了世態炎涼

我在拍片子中各個階段經歷了不同的事情。當地政府一直對拍攝控制很嚴,2002年12月1日,在十六大結束以後,中央政府的態度突然轉變,把艾滋病作為社會問題而非政治問題對待。中央政府承認了最新的80幾萬患者,通知下邊的市領導重視AIDS防治,如果隱瞞導致領導不力會受懲處。我感到了世態炎涼。

將關注一些民工問題

其實紀錄片大家看到覺得好,其實紀錄片辛苦成功率很低,跟下來的概率很低。比如你拍他,他說不讓你拍。或者有個人對你說,他有問題,你不要拍。這樣如果你拍了一段就前功盡棄。我正在運作的是一部關於哭靈的片子,家裡死人花錢雇人哭,替喪主哭,靠哭養家。我也關注一些民工問題,比如民工進城後的孩子交流問題, 和兒童教育的問題。

第一次心裡很害怕

我拍攝時只能和家人住在一起。第一次面對心裡很害怕,我第一次到他家裏去,河南人很熱情,找了條黃瓜,在水桶裡洗洗,就遞給我。我在想:吃不吃?如果對他不真誠產生了隔閡,以後就拍不到真實的東西。我只好接過來,因為太緊張,第一口就把腮幫子咬破了,我想壞了,他有手汗,我又把腮幫子咬破了,當時很害怕體液傳染。在村裡沒有青菜吃,嘴巴起了潰瘍,病人就給我遞一支煙,當時我害怕潰瘍破了被傳染,這種心態一直都有,後來交道打太多了,忘了他們是病人,馬深義喊我老陳哥。

能活一天就美好的活一天

很多看過的人佩服馬深義覺得有責任感,覺得他對家庭能夠頂住壓力,平淡對待生死,他是最有資格自己結束自己生命的人。要面對自己的生死,孩子生死,可是這個父親把這麼多孩子帶下來,沒選擇死。一開始妻子死亡時,他情緒起來了,後來在新年就心平氣和,他發現了生命本身的東西,能活一天就美好的活一天,他就這樣做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為軍自述:《好死不如賴活著》
十八周年結婚紀念 妮可基嫚分享照片藝人祝福
新片預告 巨石強森和克里斯伊凡拯救聖誕老人
《屋簷下沒有煙硝》摘北影國際新導演競賽大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