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新娘難以融入台灣社會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5月17日報導】外籍新娘在台灣系列報導之四(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縣專題報導)外籍新娘來到台灣,哺育新台灣人,成為新台灣人的娘,惟外籍新娘多存在於中低階層家庭,台灣傳統觀念的束縛及文化差異,使在台家人多拒絕外籍新娘單獨走出家庭,外籍新娘在台灣猶如籠中鳥,很難迅速融入社會。

台南縣政府社會局近年來陸續開辦外籍新娘課程,讓外籍新娘認識台灣法令,學習台灣語言,但社政人員坦承,要找外籍新娘上課真不容易,得家家戶戶去拉人,一個班四、五十個座位,有時只有十多名外籍新娘上課。

社政人員認為,外籍新娘的家人,是外籍新娘無法走出台灣社會的主因,尤其外籍新娘多嫁入中低階層的家庭,這些人花錢娶來外籍新娘,很怕外籍新娘在社會上被騙,或是上課汲取知識學聰明後,脫離家庭另謀生路,中國四千年來的古訓「女子無才便是德」,隱然在外籍新娘家庭重現。

台南縣東山鄉是全縣外籍新娘比例最高的鄉鎮市,部份山區村落更高達每三戶就有一名外籍新娘,這些山區的外籍新娘一嫁入台灣,除了在家煮飯帶小孩,偶爾幫忙家中農作外,根本沒有機會見見世面,連帶使得族群融合後的下一代「新台灣人」受到牽累。

中華民國外籍聯姻輔導協會理事長陳文博擔憂地說,這些外籍新娘除了說些簡單中文或台語外,根本不認得中文,下一代入學後,無法和小孩共同成長,與其教育外籍新娘識字和認識法令,倒不如先教育外籍新娘的家人允許外籍新娘大方走向社會,來得務實。

不過,社政人員也發現,一些外籍新娘家庭正接受外籍新娘是小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小孩成長和母親密不可分,外籍新娘只有充實自己,才能成功地教育下一代。

以台南縣政府為例,截至去年十二月,台南縣共有外籍配偶一萬一千三百多人,她們所生育的下一代約八千人,其中九成八是一歲至十歲間,一歲至五歲有六千三百多人,六歲至十歲有一千五百多人,這個數據代表的意義,是這些新台灣人已達或將達入學年齡,正準備接受台灣的教育,融入台灣的社會。

台南縣政府社會局局長楊秀碧預測,新台灣人將於今年九月起大舉走進校園;陳文博則認為應該是明年或後年。但不管如何,這些新台灣人將成為台灣的主要族群之一,這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當然,有些外籍新娘在家人的同意下,已接觸台灣社會。台南縣一名來自越南的華裔新娘說,不少外籍新娘很想出來工作,但南部地區工作機會不多,只好待在家裡。

民間人士也想為外籍新娘找出路,東山鄉就有一座越南文化村,只是得不到相關單位的響應支持,這座文化村僅有數名外籍新娘販賣越南的物品或烹煮越南食物供人食用,生意不太好,經常門可羅雀。

值得注意的是,外籍新娘的家暴案件有逐年攀升的趨勢,台南縣的外籍新娘家暴案每年以倍數增加,這代表兩種意義,一是台灣的外籍新娘人數與日俱增,二是外籍新娘開始熟識台灣的法律,懂得透過社政單位保護自己。不過,上述外籍新娘來台所引發的問題,只是個開始而已,就如同美國是世界族群的大融爐一般,台灣也將成為中國大陸、越南、菲律賓、印尼、泰國等民族的融爐,上一代和下一代的鴻溝,對國家土地的認同,都考驗著台灣人民的智慧,說不定四、五十年後的這批新台灣人將執掌台灣的政權,就如同前秘魯總統藤森也是日裔一般。

相關新聞
狗狗每次飯前都要待主人禱告 不然拒絕進食
明星夫婦不許5個孩子在18歲前用社交媒體
6月在Costco買九種商品 應景又超值
研究:在飛機上睡覺前喝酒 威脅心臟健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