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計畫女未上當 母被騙10萬

標籤:

【大紀元5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姚岳宏╱台北報導〕台北市一對母女在同一天下午同時被騙徒鎖定,女兒接到「媽媽出車禍」電話、母親則接到「女兒被綁」電話,女兒一聽就知是假、未加理會,媽媽卻信以為真,急得跑到銀行匯款,行員一再阻止,這位母親仍不信被騙,氣得趕去另一分行匯出十萬元「贖金」,後來母女倆相互查證,才發覺女兒沒事,但媽媽被騙了。

母女在幾乎同一時間內先後接到詐騙集團電話,只是巧合嗎﹖警方根據辦案經驗指出,詐騙集團應已掌握兩人的母女關係及電話,刻意在同時間打給兩人,一方面利用電話佔線,讓雙方無法順利打電話給對方查證;歹徒可能還有個如意算盤,認為運氣好的話,兩邊都上當,可以輕輕鬆鬆「兩頭賺」。

警方表示,歹徒這種「一石二鳥」的詐騙手段十分惡質,民眾千萬要當心。據了解,家住台北市信義區的五十二歲吳姓婦人,上週某日下午,接到一名自稱討債公司職員的男子來電,表示她的女兒替人作保,結果當事人「落跑」不知所蹤,所以抓她女兒抵債,女兒正在他們手上,電話那頭,還不時傳出女性哭喊呼救的聲音。

吳婦大吃一驚,也沒有查證,立刻跑到銀行匯錢,期間一位銀行行員基於職業警覺,阻止她匯錢,不過,吳婦打從心底就認定自己的女兒已被抓走,不匯錢的話,女兒就會遭到虐待,救女心切的吳婦不聽勸,「轉檯」到另一家分行,見「無人打擾」而趕緊匯出十萬元。

沒想到,幾乎是同一時間,女兒也接到詐騙電話,指稱她媽媽車禍肇事,其母與對方皆受傷送醫,現在需要十萬元理賠及醫藥費用,但這位女兒常注意媒體上的詐騙案新聞,知道是騙徒的伎倆,不僅未上當,還在話語中戲弄對方,然後才切斷電話,惟為防歹徒騷擾,隨即將行動電話關機。

結果正因為女兒關機,其母無法立即找到她查證被綁的訊息是真或假,並在焦急下以為女兒真的出事,最後讓歹徒得逞。

母女兩人一位逃過被騙,一位被騙走十萬元後,稍晚又嘗試相互聯繫,才發覺兩個人都接到詐騙電話,其中做媽媽的,十分懊悔未聽從銀行行員的勸導,以致破財失金,又氣又急地報案。

通訊有默契 親人不受騙

真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嗎﹖歹徒一再補強、提升詐騙電話的技巧和段數,讓騙人的情節愈趨合理化,以致仍有民眾在第一時間未能辨別真偽,因而受害;警方提醒,民眾若再接到一些與自己親人有關的可疑電話時,除務必做到第一時間查證的動作外,平常也應多花些時間關心及了解親人的起居作息。

一些過來人說,對方來電時,不管講得如何真實,當事人切記一定要抱持「存疑」態度,並找理由掛上電話,接著打手機向親人求證。

如果親人電話不通,不表示對方繪聲繪影的說法絕對是真,從一些詐騙案例看,可知對方也可能先去電騷擾您的親人,故意讓您親人的電話一直佔線、或著騷擾到親人憤而關機,目的就是讓當事人誤認親人真的出事。

對此,過來人建議,親人之間平常就可建立「通訊默契」,當想圖個清靜,不想被人騷擾時,關機前,可先撥電話告知周遭親友,如果嫌麻煩,也可以利用事先打好的手機簡訊,按一個鍵,就可傳到親友的手機。

如果歹徒在電話接通時先聲奪人,表示「不准掛電話,否則撕票﹗」此時也不要驚慌,除了可用紙筆向鄰近友人示意,協請他人幫忙打電話查證外,同時也可利用手機通訊不穩定的特性,讓手機「自然」斷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行動電話的普及,反而讓親子之間過度依賴它掌握彼此行蹤,只要中間無法聯絡上,就心驚膽戰;其實親子之間,彼此多花一點時間了解生活起居,互相關懷,自然不會給予歹徒可乘之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秦小川:一起嚴重交通事故的思考
防綁架詐財、教室裝電話家長可查證
薛球3黨羽 逃過無期徒刑
拒貪兼查證 騙術不攻自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