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狂歡節》古蹟裡舉行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凌莉╱台北報導
 烈日高照的午後,穿著白紗的舞者在新古典建築形式的自來水博物館迴廊舞動,宛如出水美人魚,緣著愛琴海式羊形廊柱扭臀擺手。姚淑芬的新作《海洋狂歡節》首度將表演空間搬進古蹟,結合海洋生物的肢體意象、電子實驗音樂及海底紀錄影像,展現環境舞蹈新視覺。

 作品向來呈現多重焦點的姚淑芬,這次與自來水博物館合作,第一次利用古蹟的空間特色,透過舞蹈傳達海洋生態概念。姚淑芬說,全舞運用自來水園區的三個空間,從一開始的親子戲水區、博物館迴廊到館內具典藏空間,主題也由〈序〉、〈過渡的空間〉舞到〈滲漏的天花板〉。

 《海洋狂歡節》全舞的肢體動作從海中生物得到靈感,姚淑芬以不規則的擺動和拍打來表現被扭曲的肢體,舞者演飾著亦人亦魚的角色,觀眾將看見接吻魚、美人魚、娃娃魚的意象。從戲水區透過黃昏的光影和身體律動,姚淑芬希望觀眾參與被水擁抱的身體記憶。接著在迴廊表演的過渡空間裡,藉由一幕幕婚禮儀式的暗喻,探究人魚如何在海洋與陸地間抉擇?館內大型抽水匣和水管,正如浮上地面的地下水世界,是水族箱?是船艙?還是海底城?

 開放舞蹈表演是自來水博物館第一次的嘗試,為了古蹟維護有許多安全考量,不過,整場節目還結合假日休閒活動,持節目票券還可免費遊園,觀眾可以安排白天參觀晚上看表演的一日遊行程。演出時間為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地點在台北自來水園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飛機乘客登機時 空服員有哪些事要做?
為什麼很多航空公司禁止飛行員留鬍鬚?
旅遊專家:郵輪旅行必帶這12件物品
日本作家談文化差異 一個地名讓台灣人笑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