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指中國解決經濟失衡必須讓人民幣升值

標籤:

【大紀元5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玫蘭台北八日電)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童振源表示,胡溫體制的發展路線不同於江朱時代,比較強調經濟巫發展,中國要解決經濟失衡必須要降低貨幣供給,採取提高利率與人民幣升值兩個方法。

童振源在台商網 (tbm.cna.com.hk)「台商專家開講」專題中,分析當前中國經濟情勢,他指出,胡錦濤與溫家寶的發展路線,不同於江澤民與朱鎔基時代,會較強調經濟巫發展,而不是經濟快速增長;會較強調農業發展、基礎建設、區域巫的發展路線。目前,中國必須盡快解決經濟過熱與失衡的問題,以免釀成更大的經濟問題、甚至引爆金融危機。

他強調,目前中國經濟過熱、失衡,主要原因來自貨幣供給與信貸的快速增長。二00三年以來,中國貨幣供給之所以激增,主要是外匯存底激增造成。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每個月不得不投放一千多億元的貨幣,來購買不斷流入的外匯資金,這是導致三月底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仍增加百分之十九點一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國在四月下旬調高存款準備率收縮銀行資金一千一百億元人民幣,根本無濟於事,因為這個數額,遠低於外匯存底不斷積累而釋放的國內資金。

童振源分析,中國想要達成降低貨幣供給的目標有兩種方式:提高利率與升值人民幣。但提高利率將會造成投資與消費減少,而且會更加吸引熱錢湧入中國,對降低貨幣供給沒有太大幫助。同時,一刀切的升息方式,並不會改變經濟發展失衡的狀況,反而危害健康的投資計畫。因此,中國政府必須直接處理當前因為人民幣被低估而導致大量熱錢湧入的情勢,否則將無法解決當前經濟失衡的困境、甚至可能使情勢更加惡化。

童振源認為,如果國際熱錢大量湧入中國的問題無法解決,貨幣發行與信貸將繼續擴張,導致局部產業發展過熱,進而造成經濟泡沫化與增加金融風險。目前,最有效解決熱錢湧入中國及經濟過熱的方式,恐怕只能適當升值人民幣匯率,同時調整人民幣匯率體制。

相關新聞
美林預期人民幣底今年底升值一成
商業週刊指人民幣可能微幅升值以平息批評
預期人民幣升值 中國民眾紛關閉美元帳戶
人民幣走升  台商要改變進軍大陸市場的策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