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壓監測器:提前四到六小時發現腦部變化

人氣 76
標籤:

【大紀元6月17日報導】(據中廣新聞黃玉芳報導) 腦部外傷病患一旦顱內壓力變化,很可能產生腦部二度傷害。臺大醫院近年來以如針頭大小的[顱內壓監測器],用在頭部外傷,或是出血性腦中風的病患,隨時偵測腦壓,可以提前四到六小時發現變化,即早治療,降低腦部傷害及死亡率。

顱內壓監測器是在頭部開一個小傷口,把像針頭大小的監測器,放到顱內,就會呈現腦壓的平均數字,正常值大約在十到十五毫米汞柱間,如果上升到二十可能需要藥物治療,萬一到四十就要開刀。

臺大醫院創傷部主治醫師黃勝堅表示,過去都要靠著觀察病患嗜睡,瞳孔是否變大,以及昏迷指數等變化判斷,現在就可以隨時監控,避免腦水腫等情況發生了才補救。

醫師表示,這種監測侵襲性低,用完就丟,不能重複使用,已經有一百二十個頭部外傷,以及五十個出血性腦中風病患使用,像是頭部外傷,約降低患者一半的死亡率。目前健保不給付,要自費兩三萬元,也建議昏迷指數達到八,而且電腦斷層顯示不正常的病患可以使用。

相關新聞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這些人為何長壽?專家:他們有九大力量
太空垃圾砸到美佛州民宅 屋主向NASA提告
【名家專欄】專家對人工智能革命的憂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